解放牌汽车历史故事介绍_解放牌汽车历史故事
1.中国近代史评论
2.请问有谁知道近代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字数在1400-1500左右,谢谢
3.中国第一辆摩托车诞生时的背景?
4.那些被印在纸币上的汽车,以及他们的故事
中国近代史评论
《从鸦片战争到五》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五》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作者不同意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条线索作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而坚持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主体来论述中国近代史。作者认为,在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正是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才把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给予内外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作者认为,就连戊戌变法这场由社会上层演出的历史剧当中,“历史的真正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大众。” 《从鸦片战争到五》始终环绕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 作者评论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时指出,拜上帝会的创立“并不是基督教俘虏了洪秀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农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压下的中国农民革命取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尽管宗教迷信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但这在当时对激发群众和组织群众是起了作用的。本书列举史实说明,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并未因为外国侵略者与自己共同信仰一个上帝,就放弃了爱国主义的立场或麻痹了斗志,他们与清朝政府的对外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坚决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持严禁鸦片,最后,“现实的斗争迫使革命的农民不能不拨开宗教的迷雾而同联合起来的一切内外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挞伐,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农民不但是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强大力量。 本书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评价。作者认为,戊戌维新基本上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尽管维新派敌视农民革命,只主张改良,但当时面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维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帜。他们对国势危急的大声疾呼,对改革主张的有力的宣传,“唤起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因而使他们所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本书还给予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应有的历史地位,高度赞扬了及其同志们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他们提出的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又专门叙述了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并指出在当时条件下,“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社会在其发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正是打击了站在它背后的帝国主义。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作者在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陷中华民族于水火中的丑类。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和外国人“代表中国”出使外国的滑稽剧等史实时,激起了对侵略者和卖国贼的强烈的义愤。作者着墨不多,笔锋上凝聚着的鲜明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三次革命高潮悲壮地失败了,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挣扎。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严肃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从鸦片战争到五的历史所作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
**************************************************
“拜访”完仰慕已久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嘘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级的世界
名著呵。托克维尔犹如一位饱经世故饱读史书的老人讲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既生动有趣又别开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读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感觉非常亲切。不仅一般道
理相同,就是许多“故事情节”也极其类似。有些章节只需把其中的“法国”换成“中国
”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请允许我从大处和细节两个方面来论证。.
1. 新与旧
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在旧制度母体中孕育成
熟的。许多所谓的革命成果不过是移花接木旧瓶装新酒罢了。
我们近代中国百年风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
利而言,它不单单是***独自努力的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自从中国大门被西方
的“坚船利炮”轰开后,为图自强须学西方已成大势。先学西方的技术,再学其体制、文
化,各个告败之后最终不得不抓最后一根稻草了——意识形态。而当时各种思潮尘烟并起
,立宪主义、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等等主张都没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证明了,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再拿我们最引以为耻的来“说事”。它究竟是历史的逆流畸形,还是革命的继续
?我们应从其爆发的原因说起。无论其客观原因(国内左倾,国外“修正”)还是
的主观原因(打倒官僚主义、建设更加高尚的社会主义)都是大势所定,都是革命进程的
因素“作怪”。不过是煽风点火(也决非一时头脑发热),四人帮等不过是添油加醋
而已。
可见,历史洪流总是逐进一浪接一浪,我们切不可割裂了片面来看。
2. 农民被抛弃
托克维尔叹道:“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
世纪还糟?”接着他分析其原因是农民被各阶级遗弃了,命运更加悲惨且无法自己改善。只
能通过改变国家的命运来改善自己的命运。
中国农民亦是如此,近代以来,官员致仕不再还乡,农民中有文化有钱财有志向的都
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一些货真价实的土豪劣绅。除了几个戴眼镜的乡村建设者和
国家征税征兵时会想到他们外,大多数农民也被抛弃了。政治似乎与他们无关,这尤其在
辛亥革命中表现得最明显,鲁迅作品中有着鲜活的纪录。而且因为战争频频,灾祸连连,
农民的处境自然也大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中国革命最后的主力军。
3. 文人的作用
托克维尔又称:在18世纪中,文人成为法国首要的政治家,指导思想启蒙了大革命。
中国近代文人的位置虽然没有这么显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建国以前。从林
魏到康梁、严章,再到陈李等五四导师乃至以后的各色文人,是他们引进了新思想,开启
了新风气,启蒙了心智,唤醒了人民,可以说,没有他们打开窗户放声呐喊,就不会有雄
狮的觉醒怒吼。
4.宗教特征
中国革命虽然不能完全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完全称之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
但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通过预言布道深入人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在社会与政府问题
上追溯到普遍性,也可以说更自然的东西."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倾向也在当时中国人身上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并且同样作家们
首先拿儒教开刀.因为"教会制度乃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和楷模,是他们进攻的庞大建筑中最
为暴露、最缺乏防御的部分."
"当宗教离弃灵魂时,它并不像经常发生的那样,让灵魂空虚软弱.灵魂一时充满了感情
和思想.'"这些情感和热情已变成一种新宗教,它产生了宗教所产生的巨大效果,使人们
摆脱了个人利己主义,崇尚英雄主义和忠诚。”从一开始就揭示在如此众多的人身上具有
无与伦比的忠诚的的爱国主义、无私胸怀、真正的伟大。”这是非宗教倾向有利的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倾向也会造成巨大的公害:“因为与其说宗教倾向使人堕落或风尚
破坏,不如说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时的人们采取如此极端行为。”“在宗教法规被废除
的同时,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类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态,不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攀附,还
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革命家们仿佛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他们的勇敢简直发展到疯狂。
任何新鲜事物他们都习以为常,任何谨小慎微他们都不屑一顾,在执行某项计划时他们从
不犹豫拖延。”中国的革命者似乎也是这个种族的一部分呵。
5.自由与平等
本书还有一个重大观点,就是法国人民为了平等,宁愿舍弃自由。“严格意义上的公共
自由的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也是第一个消失。”“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能看出我
们如此熟悉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哪怕是奴役中的平等。在他们眼中,私
人权利根本不存在,只存在公益。”“将政治自由引入与之格格不入或截然对立的制度和
思想,这个意图60年来产生了多少次自由政府的徒然尝试,直到最后对这些徒劳无功的努
力感到心灰意冷,终于抛开他们的第二个目的,回到第一个目的。于是他们归结到这样的
思想:不管怎么说,在一个主子下面平等地生活毕竟还能尝到一个甜头。”托克维尔说得
好:“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中国革命也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中央集
权与社会主义的确是同一土壤的产物。”
通过以上分析,似乎应该能证明我前面所言非虚了吧。当然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但是
人们不深入到我们民族的性格中去,这种透视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承认,所以这
些原因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法国以外类似的革命。”套用此话,“必须承认,所有这
些相似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中国的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伟大、激烈的中国革命
自然也有自身的原因和特征,不能完全搬用该书来解释比拟,但如果我们想深刻地描述透
析中国这场革命,《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应该是少不了的楷模和参考
请问有谁知道近代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字数在1400-1500左右,谢谢
与自己座车的小故事
从陈嘉庚捐助的两辆“福特”轿车,到缴获的美式吉普,从苏联斯大林赠送的“吉斯”防弹车,到我国自已生产的“红旗”加长豪华轿车。毛主席座车的变化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的风云变幻、波澜起伏,也见证了这位伟人对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殷切期待……
1、陈嘉庚赠送两辆“福特”
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没有自己的专用轿车。早在延安时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出于对中国***人的敬仰和爱戴,专程将两辆美国“福特”牌轿车送给。有关部门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两辆车时,大多数人都主张给毛主席配一辆,主席知道后立即表示坚决反对。后来,毛主席到底没要专车,一辆配给了指挥作战的朱老总,另一辆则给了年岁较大的林伯渠、谢觉哉、、吴玉章、徐特立等“五老”使用。当然,由于当时延安仅有这两辆轿车,因此,偶尔也会被毛主席或其他中央***紧急调用。
这两辆车还演绎了与张思德一段鲜为人知的感情故事。1942年10月,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备团,上级决定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分配。第二年春,组织选派他到中央警备团直属警卫队,也就是在毛主席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这可把张思德乐坏了,下决心要“好好当一名枣园哨兵”!
枣园是毛主席在延安的住所,张思德在这里全心全意站岗放哨。每次毛主席外出开会,他总是提前把枪擦得亮亮的,提着水壶早早等在车边。“福特”牌轿车车身宽大,可以乘坐10个人,车后还有一个专供警卫人员站立的踏板。为了安全,每次外出,张思德都站在踏板上。有一次,毛主席拍着张思德的肩膀说:“小张,以后别站这儿,就坐车里,外面有危险的!”
2、乘坐美式吉普进入北平
1949年3月,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北平(今北京)迁移时,毛主席坐的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式军用吉普车。毛主席坐着吉普车进入北平,并且乘坐它在西苑机场检阅了中国受阅部队。
这种吉普车用今天的眼光看,会觉得非常简陋,几乎没有什么和行驶无关的零件和装饰:见棱见角的车身,所有的外观线条尽量取直,车辆的离地间隙大,车辆的高度又很低,驾驶者端坐在座椅上,高高在上地驾驶车辆,用美国大兵的话说“就像坐在家门口最高一级木台阶上一样”。该车连门都没有,只是在通常该装门的地方开了一个缺口。方向盘看上去极简陋,四根辐条就是铁圆条,仪表也只有最必要的。刮雨器是手动的,有一个手摇的曲柄,边开车边用一只手摇动曲柄刮水。前桥前突,从侧面看,前轮在车辆的最前端,车身也很短,后排的乘员显得比较局促,乘坐舒适性很差。可折叠的车篷只能象征性地遮风蔽雨……可是,这种简陋的汽车当时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用品了。
图为前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于40年代生产的专供中央***乘座的高级防弹轿吉斯110,此车是1950年斯大林送给毛主席的三部吉斯110中的一部,目前此车才行驶了4万公里
3、斯大林馈赠防弹“吉斯”
毛主席拥有专车还是在建国后,这辆车目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层中央大厅陈列着。在毛主席进入北平后,他乘坐美式吉普车检阅部队的照片被斯大林看到,他马上批示有关部门,将当时苏联制造的最先进的“吉斯-0”、“吉斯-5”等一批高级轿车赠送给中国***。所以,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位主要***:主席、委员长、总理乘坐的都是苏联产的“吉斯”防弹保险轿车。这种车有8个缸,耗油量相当大。
的专车是一辆黑色防弹“吉斯”,这辆车1950年访问苏联期间坐过,回国后,斯大林把它送给了。1971年9月,南巡时,洞悉不测,返抵北京丰台后,正是这辆“吉斯”载着他一路平安地回到万寿路住所。这辆车是跟随毛主席时间最长的专车,可是,有谁会相信,毛主席乘坐的这辆高级轿车内竟然没有空调设备!
毛主席身高体胖,尤其爱出汗。一到夏天,车里如蒸笼一样,为保证安全,车窗不能随意打开,为降低车内温度,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的间隙,放上一个盛冰块的盆子,以此调节车内温度。毛主席从没有对这种土办法感到不满,或提出什么要求。车内的冰盆就这样伴随他度过了十几个炎炎夏日,直到1966年,首批中国自产的20辆“大红旗”轿车才替换了中央***乘坐的苏联车。
4、中国造“大红旗”横空出世
1950年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在与斯大林会见时,斯大林的礼仪不周刺伤了主席的自尊心,所以,主席回国后很少坐他的“吉斯”专用车。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对中共态度更为不友好,同时国外还在封锁我们,此时主席坐的车已是超期服役了,但没办法从外国买车。因此,主席很希望能早一天坐上我国自己制造的轿车。
1958年5月5日,由一汽试制的我国第一辆“东风”牌71型小轿车,进京给毛主席试乘。该车为流线型车身,上部银灰色,下部紫红色,6座,装有冷热风,发动机罩前上方有一银色小龙装饰,发动机最大功率51千瓦,最高车速128公里/小时,耗油量百公里9升。主席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后花园观看并试坐了这辆轿车。
在“东风”牌轿车的基础上,1958年7月,第一辆“红旗”牌CA72型高级轿车试制成功。为了这辆车的试制,周总理特意把法国雷诺公司送给他的轿车赠给一汽做样车,委员长也把他的捷克产“斯柯达”轿车送给一汽,陈毅副总理将自己坐的“奔驰”600型轿车也赠给了一汽。
“红旗”车开始是参照“克莱斯勒”C69型试制的,但车身却完全自行设计,极富中国的民族特色:车身颀长,通体黑色,雍容华贵,庄重大方,具有元首用车的气派。车前格栅采用中国传统的扇子造型,后灯使用了大红宫灯,别具一格。发动机罩上方的标志是三面红旗,迎风飘扬,极富动感。内饰仪表板用福建大漆,周边镶以胡桃木条,座椅包裹了杭州名产织锦缎,民族气息十分浓郁。
这一车型陆续生产到1966年,共制造了202辆。1960年该车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意大利的汽车权威人士评价说:“‘红旗’轿车是中国的‘劳斯莱斯’。”至此,“红旗”轿车被列入世界名车品牌。1962年起,“红旗”轿车正式承担接待外宾任务,1964年被指定为国家礼宾用车,曾接待过首次访华的尼克松等很多国家的元首。
1965年,根据的指示,一汽在CA72的基础上,试制成功CA770轿车。这是一款三排座的高级豪华型轿车,增加了一排座位便于在接待外宾时安排翻译和保卫人员的位置;车身加长,显得更加壮观豪华;部分车还配置了自动变速器,质量基本稳定可靠。这才真正成了中央***的专用车。
上世纪60年代后期,“红旗”CA722轿车开发成功,这种防弹“大红旗”专供常委使用。从外表上看它与普通的“大红旗”无大差别,只是略微高大一些,实际上该车全身装甲,底盘防爆,防弹的车窗玻璃厚达十几毫米,轮胎能自动补漏。
最喜欢汽车,所以第一辆防弹“大红旗”送到北京后,便给了。1971年9月的一个深夜,正是这辆车载着一行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高速狂奔山海关机场。防弹“大红旗”共生产了12辆,除外,、以及后来的国家主席都乘坐过,而在1972年才坐上自己的防弹车。从1965年到1981年,等中央主要领导配用的专车都是国产“红旗”轿车。
5、“车”--加长“大红旗”
毛主席曾指示生产一种三开门”红旗“加长型轿车,只可惜这辆车造出来后,毛主席已经去世,因此,这辆号称”车“(当时亚洲还没生产过10米长的轿车)的“大红旗“,鲜为人知。目前这辆车由国内颇有名气的老爷车爱好者、河北省承德市的雒文有收藏。
这辆加长型“大红旗”轿车堪称“国宝”。据长春一汽研究所的同志介绍,上世纪70年代初,国外汽车业看不起中国的汽车制造产业和研制水平,认为与世界汽车产业有较大差距。毛主席当即指示:“要造我们自己最长的车。”一汽欣然受命,终于在1976年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加长轿车。但这一年,毛主席逝世了,于是这辆唯一的加长“红旗”车也就一直未能使用。
这辆非凡的“大红旗”轿车,不仅外观奇特,内部设施也非常完备,装有空调、冰柜、电视、卧室,显示了我国上世纪70年代汽车工业的最高制造水平,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据说,前不久,香港一富翁曾以5辆“奔驰600”高级轿车欲交换此车,南方一老板也想以260万元的价格购买此车,但都被收藏者拒绝了。
中国第一辆摩托车诞生时的背景?
能你已经通过报章杂志或者口口相传对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的诞生不再陌生,但是其诞生背后的故事恐怕就鲜有人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诞生背后的故事......
“那是一段融入青春豪迈与激情的记忆,以至于我现在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对于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的记忆仍是那样鲜活。”作为当年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研制集体的领头人之一、南昌洪都集团退休干部李学谦遥忆半个多世纪前的点点滴滴,向记者讲述了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诞生背后那些激动人心又鲜为人知的往事。
李学谦深情回忆当年早摩托车的往事
第一辆摩托车有“德国血统”
新中国成立初期,军民两用摩托车是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轻工业产品。1957年3月,中央有关单位将生产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的任务正式下达给了江西的洪都机械厂。
洪都机械厂原党委副书记、时任洪都机械厂技术学校校长的李学谦老人告诉记者,洪都机械厂生产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是从仿制前苏联M-72型三轮摩托车开始的。苏式M-72型三轮摩托车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研制出来的军用三轮摩托车,这种摩托车马力大、越野性能好。后来前苏联依照这种摩托车原型进行了大量技术改进,成为当时一种性能优越的摩托车,这就是苏式M-72型三轮摩托车。
李老回忆说,为了尽快依照M-72型三轮摩托车原型仿造出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当时洪都机械厂专门成立了一个摩托车研制车间,代号为“50”,负责焊接、装配、实验和部分零部件的制造。技术人员都是从厂里不同岗位上临时抽调来的钳工、车工、焊工,生产设备就只有几台普通的机床。
“包括我本人在内,绝大多数人对摩托车的了解都是一片空白,搞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生产,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边学边干。”李老告诉记者,1957年5月初,只有苏式M-72型三轮摩托车样车到达洪都机械厂,没有任何的图纸和相关资料。他们就想了个“笨”办法,首先把这辆样车的零部件一个个拆卸下来,对数百个零部件进行紧张的实物测绘,不到两个月时间,苏式M-72型三轮摩托车的图纸就全部测绘完毕。到7月中旬,根据实物测图纸制定了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李老说:“由于摩托车上有许多形状奇怪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加工制作需要特殊的工具,而当时我们只有几台常规机床,因而,很多零部件的制作只有靠手工锤打。除了发动机外,几百个关键零部件几乎都是大家日夜奋战用手工制作出来的,困难程度现在难以想象啊!”
据李老回忆,当年12月中旬,新中国第一辆仿苏式M-72型的三轮摩托车在洪都机械厂组装完毕,经过各项性能实验,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并定名为长江750,这也是新中国第一辆军用边三轮摩托车。“长江750三轮摩托车生产出来后,不久便送展首届民品展览会,获得重大民品试制奖!”李老激动地说。
越野赛跑车威震首届全运会
“新中国第一辆越野性摩托车就是从长江750的改进上开始的。”李老告诉记者,当长江750三轮摩托车越野性能改进获得成功后不久,他们就接到了一项来自航空工业部的紧急任务——定于1959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运动会将开设摩托车越野比赛项目,必须在此之前赶造50辆长江750越野赛跑车交送北京。
接到长江750摩托车要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比赛的消息后,全厂上下人心振奋,备受鼓舞。经过反复地测试和试验,为比赛项目赶制的50辆长江750摩托车的各项性能都达到最佳状态。而且,为了更好地保证比赛过程中骑手的安全系数,这50辆长江750摩托车在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
“许许多多极其细微的地方我们的技术人员都反复进行思考和测试。可以说,当时把这批长江750比赛用摩托车交上去的时候,我们心里是有把握的!”李老说。
1959年11月23日,由元帅主持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时,一条来自北京的消息迅速在厂里传开:长江750摩托车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得到国家***的高度赞扬,博得现场观众欢呼喝彩。这也是长江750摩托车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英姿飒爽的摩托车骑手和长江750摩托车旋即出现在各种图册和宣传画中,一起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群像记忆。由此,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的雄姿和名字——长江750迅速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惊动”彭真
1957年底,在第一批长江750摩托车送交北京后不久,时任国家航空部副部长的刘鼎到厂里来视察摩托车生产工作。“刘副部长一见我的面就表情严肃地告诉我,长江750在北京闯祸了,把彭真都惊动了!”李老说,当时他着实紧张得好像心一下子快要跳到嗓门口了,能不紧张吗?把彭真都惊动了,祸肯定是闯大了!
“接下来才知道是虚惊一场!”李老娓娓道来:刘鼎副部长原来是给他卖了关子。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一辆长江750摩托车把一辆公交电车给撞坏后,摩托车的骑手情急之下,一踩油门就拐街绕巷开溜了!事情后来不知怎么传到彭真那里。在一次接见航空部领导时,彭真高度赞扬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的性能,并打趣地对航空部副部长刘鼎说,洪都机械厂生产的长江750可了不得,撞坏了电车,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彭真的一席话逗得所有在场的人开怀大笑。
长江750的商标官司
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诞生在洪都机械厂,这已是国人熟知的事实。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长江750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商标官司。
李学谦老人向记者详述了此事。当苏式M-72型摩托车在洪都机械厂第五车间初步试制不久后,第五车间便接到参与强5飞机研制的任务,于是M-72型摩托车的进一步研制转到了厂里的技校进行。当技校第一批摩托车研制出来后,取名为“长江”牌,又根据其油箱容量为750毫升,故定名长江750。
“当时我们给长江750设计了商标图案,而且第一批交送给总后勤部的所有长江750就已贴上了商标图案,但那时大家对商标所有权的意识还很淡薄,没有想到注册长江750的商标。”李老说,正是由于长江750的商标没有注册,才有了后来的商标权之争。“”后,洪都机械厂生产长江750摩托车的一部分技术人员中下放到了南昌航校,还有一部分下放到农村,后来航校就依靠这些摩托车生产的技术人员力量,开始生产摩托车,取名并注册为赣江750。“其实,赣江750摩托车完全是长江750的技术,可以说就是长江750的原样翻版。于是我们就不愿意了,把‘官司’打到了航空部。”李老告诉记者,后来,由航空工业部出面协调,750型摩托车的商标权仍然归属于长江750三轮摩托车。
曾担任新中国用车
在李学谦老人看来,长江750摩托车从1957年诞生到今天仍驰骋在大江南北,其品牌历史中最为骄傲与自豪的莫过于曾担任过新中国的用车。
李老告诉记者,在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研制出来之前,新中国在接待外宾的车队中并没有摩托车车队。长江750诞生后,由于其良好的各项性能和较高的安全系数,很快就成为了车队中的成员。1960年上半年,一些外宾惊喜地发现,新中国的外宾接待车队中增加了摩托车队,而且摩托车还是新中国自己生产的。
从1964年起,长江750就被列为新中国部队常规装备,仅1964年到1966年的三年时间里,洪都机械厂就生产并交付部队3789辆长江750三轮军用摩托车,为新中国强大的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1991年,洪都集团赞助的30辆洪都125摩托车被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为“亚运交通先导车”。此外,长江750摩托车广泛应用于公安、工商、税务、森林防火、交通监理等系统的工作用车,驰骋于祖国大江南北。
那些被印在纸币上的汽车,以及他们的故事
汽车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印证,常常出现在各大书刊报章中,不过纸币更青睐的还是名人山水,毕竟更能体现国家精神和文化嘛。也正因此,那些出现在纸币上的汽车就显得珍贵了,它们往往带有浓烈的时代色彩以及传奇故事。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些「时代印记」,肯定能让你一饱眼福。
铁牛55拖拉机——壹元人民币
我国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以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重点突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在一次采风中,梁军女士的飒爽英姿被抓拍下来,她因此成了那个时代男青年的梦中情人。而说到广大男青年的另一个「梦中情人」,肯定是她开的这台拖拉机。
图注:铁牛55长宽高2700/1950/1600mm,那个年代是大型拖拉机一类
有说法是,这台拖拉机是我国产第一批东方红-54拖拉机,但它采用的是履带式车轮,显然是对不上号的。这其实是一辆McCormick-Farmall?A拖拉机,国内号称铁牛55,它出自美国万国收割机公司之手,在周总理的指示下,由天津拖拉机制造厂生产。
图注:1948年,黑龙江省委在北安举办拖拉机手培训班,梁军是七十多个学员中的唯一女性。后来,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铁牛55拖拉机最大的特点是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偏置在车身左侧,变速箱换挡杆也在左侧,很适合国内左舵行驶的习惯。加之结实耐用的属性,铁牛55拖拉机在全国保有量达12万台之多。
关于耐用性的原因,简单解释下,小底盘大马力拖拉机在进行犁耕等重负荷作业时底盘损坏程度与质量功率比有关。如果它比较低,底盘强度通常会比较弱。当时国内材料和工艺技术条件有限,想要加强就得依赖重量堆砌。铁牛55的最小使用质量3500Kg,并采用两轮驱动拖拉机,质量/功率比达到63.6,数据出色。
苏联DT54/东方红-54拖拉机
——壹角人民币
图注:其中的壹角人民币又被称为5301,也就是53年的壹角人民币的意思
中国的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发行,目的是为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中国货币制度。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时的主题思想非常明确,以交通为主题,用于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壹角人民币以拖拉机在农田工作作为正面图,很好反映了时代奋进的大好局面。
图注:这款车型于1959年批量生产,并正式定名为东方红-54拖拉机
很多人看来,这应该是一款东方红-54拖拉机,不过我更倾向于是它的原型机——前苏联DT54履带式拖拉机。因为直到1955年7月20日,新中国自产第一台东方红-54拖拉机;而且纸币封板一般在发行前一两年,时间也对不上。
更有料的信息是,1953年「081厂」才建立,也就是后来的「一拖」,它的设计年产能为1.5万台,首款车型就是仿制DT-54履带拖拉机。
图注:DT-54型履带拖拉机图纸由苏联哈尔科夫拖拉机厂提供
当然了,情感上我们更希望这是台东方红-54拖拉机。要知道从五十年到八十年代它可是中国人心中农业机械化的形象代表,每天可耕地8公顷,是牛耕地效率的四十多倍。
在记录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百件大事的北京世纪坛公园中,东方红-54拖拉机于1959年建成投产的文字赫然刻在其上。
图注:东方红-54型拖拉机装一台AE-54型四缸四冲程水冷柴油机,有54马力
吉斯-150/解放CA10
——壹分人民币
图注:1952年2月20日,政务院就已经审定了1、2、5分、l、2、5角这六种辅币的图样,也就是说人民币图样定稿比解放CA10推出早了4年
同样是美丽的误会,这款纸币上的车型经常被认为是解放CA10,不过直到1956解放牌CA10才出现。其实这辆车是它的原型机——苏联时期的吉斯-150。这款车在解放CA10生产之前曾被大量进口到中国,后来解放CA10所用的轮胎、轴承、玻璃和电器等附件也是由苏联供货。
图注:解放CA10的底盘、发动机、车身等主要部件是由一汽自主制造并生产
因为这两款车相似度很高,我们还是介绍下极富时代色彩的解放CA10。正是它,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在那物资匮乏、交通闭塞的困难发展时期中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大家关注雷锋同志擦拭解放牌卡车的照片,会发现就是一辆解放CA10。
解放CA10的C代表中国和长春,A则是代表「第一」。其载重量为4吨,搭载一台5.6升6缸发动机,最大马力90匹,搭配5速手动变速箱,最高车速75km/h,百公里油耗29L。
解放CA10共生产了130万辆,工作范围之广让人称奇,它还被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比如冷藏车、加油车、运水车、公交急救车、工程车、倾卸车、起重车和闭式车箱载重汽车等。
「东方红-54/解放CA10」
——阿尔巴尼亚(25、5)列克币
1954~1978年,中国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大量经济援助。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因为没有能力印刷纸币,又因为和老大哥苏联闹掰了,最终找到中国帮忙代印纸币。
中国代印的阿尔巴尼亚25列克纸币,同样是「东方红-54拖拉机」设计。
阿尔巴尼亚1964版和1976版5列克纸币,也同样采用「解放CA10」设计。
长城皮卡迪尔——10元古巴币
图注:古巴并行两套货币系统:可兑换比索(CUC)和古巴比索(CUP);外国人多使用的是CUC(汇率和美金绑定),本地人使用的是CUP
2008年,长城皮卡迪尔被印在了10元面值的古巴可兑换比索上。也正是这一年,古巴政府花费3亿元人民币购买了4500辆皮卡,出口车辆以金迪尔系列皮卡为主,创造了中国车企出口数量最大、金额最高的出口纪录。
作为长城汽车的起家产品,1996年3月5日,第一辆长城迪尔皮卡下线。迪尔是第一个把491发动机匹配在皮卡上的车型,后来还不断扩宽产品线,发展成柴油、汽油、一排半、大/小单排、中双排、大双排、厢式7个品种,价位覆盖从3.9万元的单排型到8万多元的四驱豪华型。
迪尔皮卡正式拉开了出口的序幕是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远销东南亚、中东、非洲以及俄罗斯,迪尔凭借着低廉的价格与舒适宽敞的空间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中坚力量。一直到现在,古巴依然是长城皮卡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四门福特A型车
——10美元美币
因为采用的是远景,细节描述不清楚,到底是哪款车有不少争议。说这是一辆1926年的Hupmobile,也有说是一辆没有特定年份、制造或型号的车型,只是20世纪20年代早期汽车样式的综合体现。
图注:1926年的Hupmobile与产品细节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
Hupmobile汽车非常短命,整车只生产过大约500辆左右,但它却是车用空调机自然热风技术的先驱,这款Hupmobile还采用了直列六缸发动机,售价高达1295美元,要知道当时福特T型车价格可是低至240美元一辆。
不过根据挡泥板的曲线、双杠保险杠、拱形的前灯支撑条、挡风玻璃上的遮阳板,发动机舱盖两侧的竖线点缀等细节和四门福特A型车更像,特别是进气格栅上端的波纹设计,标志性的外后视镜,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福特A型车是继承福特T型车,承载着复兴品牌辉煌的重要车型。1927年5月31日,最后一辆福特T型车下线,推出的福特A型车价格较原来仅提高10~35美元,但最高时速可达114km/h,马力是福特T型车的2倍。
福特A型车因为深受改装爱好者认可,还出现了各种改装款,在那个年代绝对是时髦之选。虽然总销量远不及福特T型车,但因为畅销的几年正值全球经济危机,为福特汽车挺过困难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注:福特A型车还推出过皮卡版本,此图就是基于皮卡车型的改装版本
雅斯顿小结
时代的天之骄子不会被遗忘,被印刻在纸币上是对它们的最高礼遇。大家应该发现了,早期的人民币其实很青睐汽车元素,谁还敢说中国没有汽车文化?话说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的收藏价格在6万元左右,评级币收藏价格还要更高,谁要是有一套,可真让人羡慕呢。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