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评价体系_新能源汽车评价体系包括
1.新能源汽车该如何挑选?需要注意什么?
2.评价生态文明的10个指标是什么?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4.长安朱华荣两会提案:聚焦国产车缺芯缺溢价等问题 丨汽车产经
5.汽车人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新能源汽车该如何挑选?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招:看颜值,个性时尚,设计前卫才是大厂手笔。外观我行我色:悬浮车顶设计、一体3D视觉、凌厉上扬腰线,彰显运动活力,外扩式轮圈,低于刮擦,美观大方,同时搭配熏黑透镜大灯、风镜式晶钻尾灯,鲨鱼鳍天线,让高颜值外表留驻路人目光。
第二招:品设计,看配置,瞧做工细节精细入微,储物空间及实用性!内饰极简设计:宝骏E100内饰整体采用环抱式设计,可多向调节的座椅、彰显科技感的专属PAD和仪表UI美观且极具质感。在功能性上,宝骏E100“简而精”,多功能方向盘和专属PAD、液晶组合仪表能够实现大部分功能,中控台因此十分简洁。而且车内座椅有缝隙的部位,缝线工整,座椅用料很有手感,此外,190L容量的尾箱加上车内多达十处的储物空间,充分满足日常的购物、出行等装载需求。
第三招:安全至上,造车工艺精益求精,真材实料。一台好车,重在造车工艺及安全配置,宝骏E100安全配置可以说做到了极致,车身使用超高强度钢及高强度钢的比例达到了42.9%,可以说,车子几呼一半都用的是高强度钢材,对于一款新能源车,或是微型车十分重要,极大的保障了车子的碰撞安全,同时车子配备了ESP车身稳定系统及安全气囊,保障了行车安全性,电池、电机、电控安全性能远超国家法规要求,宝骏E100还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EV-TEST电动汽车测评中,获五星评价,并在该批测评车型中获得安全排名第一、电耗排名第一。
第四招:省钱省时省力,养护成本低到新境界!宝骏E100充电模式不依赖传统充电桩,家用220V接地线插座即可完成便捷充电,轻松破除里程焦虑,一般充一晚上,第二天即可充满,仅需10个小时,而且电费花销仅需8—10元,8—10元换来的是第二天续航里程250KM。每公里花费仅6分钱。面对油价上涨毫无压力,更低的使用成本让新能源汽车成为白领上班、居家代步和家庭短途出行的神器。宝骏E100购车免购置税,且车辆保养及维护成本极低,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用车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第五招:好开好玩,有一定驾驶乐趣以及舒适性。宝骏E100作为“城市穿梭小精灵”,“小”让它可以轻松穿梭于城市之间。产品采用两座布局,长宽高分别为2488/1506/1670mm,和传统燃油车相比车身小巧灵动,令上下班、娱乐、接送小孩、买菜购物等城市短途出行场景更轻松。车子前后匀为独立悬架,保障了车
评价生态文明的10个指标是什么?
评价生态文明的10个指标 ,具体如下
1、每万元GDP耗水量。
2、森林看盖率。
3、新能源汽车存量。
4、每公顷农田使用农药量。
5、空气质量。
6、饮用水水源质量优化度。
7、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
8、态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率。
9、能源消耗总量。
1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含考核目标体系中的主要目标,覆盖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共56项。
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生成绿色发展指数,以动态衡量地方每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侧重于工作引导。
考核目标体系,以“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为主,体现少而精原则,使考核工作更加聚焦。
在目标设计上,按涵盖重点领域和目标不重复、可分解、有数据支撑的原则。
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评价结果、公众满意程度、生态环境事件等5方面,23项考核目标。
在目标赋分上,对环境质量等体现人民获得感的目标赋予了较高分值,对约束性、部署性等目标依据其重要程度,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
在目标得分上,体现“奖罚分明”、“适度偏严”,对超额完成目标的地区按超额比例加分,对3项约束性目标未完成的地区考核等级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1.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与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对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大研究力度。
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2.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支持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支持研制六档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
3.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建立跨行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联盟,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相关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我国已建设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规划引导,以提高发展效率。
1.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2.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
3.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鼓励有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力度,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
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推广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用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
1.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重点在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集中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验证及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的综合评价。探索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示范,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
2.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建立完善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促进混合动力等各类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出台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分阶段目标值为基础的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2012年开始逐步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产、进口汽车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切实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并提出2016至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
3.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是减少车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车用替代燃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应用途径,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
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开发,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适用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
2.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的机制。
3.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
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
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长安朱华荣两会提案:聚焦国产车缺芯缺溢价等问题 丨汽车产经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作为十三届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公布了他的多项建议。
朱华荣
国产品牌溢价低,需由国家层面提倡支持
朱华荣指出,国产车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都已经与合资车并驾齐驱,但仍存在品牌力较弱、溢价力较低的问题。
在《关于当前市场与舆论环境下,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社会认可度的建议》里面,朱华荣提出了几项改善建议:
大型活动或国家行为层面,由重量级央视、党政、财经类媒体多角度报道更多展现中国汽车品牌形象;重量级媒体引导,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共塑行业舆论环境;
倡导高知群体进一步了解中国品牌现状,对中国品牌给予客观评价,并在公共出行中,优先购买、使用中国汽车品牌,鼓励公众人物使用、购买中国品牌汽车出行。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系统进行采购专项支持,打造中国汽车制造名片,倡导使用中国品牌。
新能源车要持续发展,还有诸多阻碍
朱华荣认为,新能源市场现在总体呈现出高端放量、低端爆发、中端不尽人意的情况。此外,主要盈利模式单靠整车销售也并不可行,并且当前行业规模较小,企业投入巨大,产出低于预期。再加上新能源车未形成高溢价,电池成本无法通过溢价消化,因此亟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在《关于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端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的建议》,他建议:
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各地方政府与国家战略规划要保持一致;
建立“积分池”管理机制,调节积分供需。建议行业组织建立“积分池”管理机制,由第三方在保证公平公正和相对市场化的前提下,结合行业积分供需情况对积分进行收储,同时允许企业从积分池借贷积分并按一定利率偿还,以此调控市场供需结构,稳定价格预期,便于企业提前进行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建议国家电力企业牵头建立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标准体系,统一V2G等相关技术标准,出台政策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波谷充电波峰放电,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
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国家需出台积极政策来推动
朱华荣指出,国内汽车主芯片公司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力投入发展,获得部分主机厂认可,但市场份额仍低于5%。2020年,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占了90%以上的汽车芯片市场份额。
在《关于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的建议》中,朱华荣建议在保证产业链稳定供应基础上,国家出台积极政策来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
设立汽车产业核心芯片及生产设备国产化重大专项。设立芯片薄弱环节的重大科技专项,掌握EDA设计软件、生产设备(高端光刻机)、原材料等国产化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芯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1)支持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弥补空白芯片领域;(2)推动和鼓励主机厂敢于试用或大规模应用国产汽车主芯片;(3)支持主机厂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与国内汽车芯片商及早开展汽车芯片定制化研发,通过深度协作来提升汽车芯片品质与供应稳定性。
引导建立良性、有活力的产业环境。在保障可靠安全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容忍度,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上进行包容,适度放宽相关零部件的偶发故障召回惩罚。
加强标准制定,设立准入门槛。要从国家和行业标准角度制定准入和技术门槛,加强行业标准制定,主要是测试验证标准,确保半导体产品达标,让整车企业敢于使用国产化芯片。
纸质合格证、发票、随车资料等应逐步走向电子化
朱华荣表示,随着数字化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纸质证明、证书及发票等正在不断被电子化文件所取代,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而在汽车产业管理过程中,还有诸多文件尚未电子化,既增加管理成本,也增加产业负担。
在《关于使用车辆电子合格证取代纸质合格证、提升国家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建议》、《关于机动车统一发票电子化的建议》、《关于车辆管理部门统一采用随车资料中的拓印膜和照片的建议》几项建议里面,朱华荣说,应用电子合格证取代纸质车辆合格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系统管理、进行网络信息传递及验证,另外推广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电子发票,而随车资料如拓印和照片等则建议整个环节只进行一次制作。这些动作,既是为了节约社会资源,也能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朱华荣
汽车人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此次政府启动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工程,实际上是全面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应用、政策环境营造,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赵英
2020年9月2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颁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示范期暂定四年。示范期间,五部门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笔者认为,这一文件的颁布,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文件的颁布,意味着在波澜壮阔的汽车产业新技术革命中,中国政府在对电动汽车进行了10余年政策扶植后,逐步把政策支持重点转向燃料电池汽车;意味着中国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扶植政策逐步从电动汽车领域撤出,逐步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扶植力度;意味着对燃料电池汽车扶植政策的具体化、系统化;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扶植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中,政府对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技术路线的重视;意味着今后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政府政策将日益丰富,并且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的进展,发生变化。
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于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启动了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此次《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颁布,将掀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序幕。
从文件中看,这次政府政策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推动,有如下特点:
首先,着眼于全产业链条,以及产业与市场的互动,“促进链条各环节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要依托龙头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相关企业打造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实现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整车产品研发突破及初步产业化应用”,通过全产业链条的整体推进,加速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
在此之前,政府虽然也顾及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在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坡的同时,保留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但是由于缺乏全产业链条推进,缺乏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因此难以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此次文件颁布,将从产业链条的完善、技术的研发、市场的使用等方面,全面、整体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际开发、应用进程。
其次,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重点做出指引:“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要运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全过程、全链条监管,积累车辆运行数据,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标准。”应当说,这一指引是符合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初期最适合进入的领域的,同时指出了示范应用的技术积累目标与要求。
再次,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急需重点完善的政策环境给予了指引:“要建立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加氢站建设运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方面较完善的支持政策体系。要明确氢的能源定位,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及监管模式,确保生产、运输、加注、使用安全,明确牵头部门,出台加氢站建设审批管理办法。”由于燃料电池汽车自身的技术特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初期需要制订的相关政策、规则,较之电动汽车要复杂。此次文件把优先制订的政策确定于氢的来源、生产、运输、加注,是非常必要的。确保安全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能否成功的关键。
最后,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实施做出了具体部署。部署要求很具体:“产业链上优秀企业之间签订合同或合作意向书,企业所在城市(地级以上)本着自愿组合的原则组成城市群,协商产生牵头城市,牵头城市与其他城市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其他城市向牵头城市提供示范任务承诺函,形成产业链条各环节环环相扣、强强联合态势,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打破城市间的区割,围绕形成产业链条,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是具体部署中的亮点。
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措施,也颇具新意:“每年中央财政以结果为导向,根据年度考核评价结果拨付奖励资金。中央财政设定示范期预算总规模,示范期间将根据进展情况适度调整奖励标准。示范实施2年后,五部门将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对未按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的城市群,将视情况采取要求调整实施方案、扣减或暂停奖励资金、暂停参与城市甚至取消城市群示范资格等措施。”这种以奖代补,根据绩效事后补贴的政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监督示范运营的实际效果。这一政策创意,显然是总结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初期出现的“骗补”一类问题的教训。政府产业政策总是在实际探索中,逐步改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此次政府启动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工程,实际上是全面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应用、政策环境营造,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前一阶段,中国在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商业化方面,成就斐然。通过十余年政策推动,打造了全球规模第一的电动汽车产业体系。然而,在全球汽车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仍然是多种技术路线并行,未来何种技术路线能够成为主流,尚不清楚。日本、韩国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运用上,已跑在我国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及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非常及时、必要。在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的角逐中,中国不会缺席!(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赵英,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