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宣告破产是真的吗_观致汽车何去何从
1.又双叒倒下一家!还有哪些汽车品牌在倒闭边缘?
2.企业高层离职原因及代表人物
3.贾跃亭破产重组获债委会认同并签署“不诚实"指控被加州法院澄清
4.汽车零部件巨头改名潮,测试一下自己是不是都认识这些新公司!
5.拼死一搏的中华V9能否拯救整个中华呢?
6.领克、观致、WEY、汉腾,哪个品牌更有潜力?
又双叒倒下一家!还有哪些汽车品牌在倒闭边缘?
"几百万没了,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
"但凡还有一点生存办法,都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现在像讨饭一样在人家门口,谁愿意这么丢人?"
这是5月9日发生在常州金坛大乘 汽车 生产基地门口的一幕。
来提诉求的人不多,总共8个人,分别来自大乘 汽车 全国不同地区的六家经销商,其中两个人的衣服前面、背后分别写着"还我血汗钱"和"我们要生活"。
这样的场景,对于 汽车 媒体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8个人的维权,规模小得不能更小,而这种无法刺激感官的习以为常背后,是多家企业的生死存亡,以及无数个家庭的妻离子散。
大乘 汽车 不是今年第一家遭遇经销商维权的品牌,往前看,还有东风雷诺,再把视线往回延伸至去年,还有君马、众泰、北汽银翔、力帆、观致,等等。
来维权的群体也远远不止经销商,还有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甚至自己的员工。
资金,成为这些企业共同面临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钱钱钱!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这六家大乘 汽车 经销商从全国各地出发聚集在大乘 汽车 金坛生产基地门口,是为了讨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和权利。
2020年3月底,他们同时接到了一个电话,被告知由于大乘 汽车 资金困难,生产受阻,短期内不再有新车供应。
大乘 汽车 向经销商给出三个选择:一是自行把店面改小,继续等待经营不知何时能供应新车的大乘 汽车 ;二是经营其他品牌和车型;三是关店、退网。
大乘 汽车 是2018年由众泰大迈更名而来,彼时,大乘 汽车 要求众泰大迈经销商改网和新入网的经销商翻新门店,并承诺会在建店完毕后给予建店补贴。然而,等这些经销商2019年完成建店要求后,大乘不仅没有兑现建店补贴,而且再也没有正常供货过。
经销商建一家4S店,少则投入数百万,多则上千万。大乘 汽车 的失信,意味着经销商们改网和翻新门店的几百万投入,以及4S平时的门店租金、人力成本,全部都要自己承担。
说到底,都是金钱惹出来的祸。
就在上个月,由于法国雷诺退出东风雷诺,经销商就曾联名向东风雷诺和雷诺讨要共计14.06亿元的损失,至今没有下文。而法国雷诺之所以败走中国,归根到底是因为合资公司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负债80亿,资产却只有20亿(无现金)。
再往前看,无论是被银行排查风险的猎豹、众泰、华泰和力帆,还是破产倒闭的君马,亦或是被自己的员工追着讨要欠薪的博郡、长江、绿驰、奇点、前途、国金、青年,无不是背负着资金链断裂的十字架在膝行。
钱钱钱,成为这些弱势 汽车 品牌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豪华与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压
从大乘 汽车 经销商反映的情况来看,2019年是大乘 汽车 迎来巨变的一年,不仅建店补贴无法兑现,新车也无法正常供应。
盘点上述这些为钱所困的自主品牌,有着共同的特征和命运:急功近利,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弱。
倘若遇上2015年、2016年这样的好年头,凭借SUV和新能源 汽车 红利,这些弱势的自主品牌尚能分得一杯羹,从而支撑企业正常维持经营,但在连续两年遇上车市滑坡的情况下,存量市场已经不足以供养上百个自主品牌。
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形成的降维打压,是压倒这些边缘自主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9年,借着增值税下调和国五国六切换的时机,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上演了一出疯狂以价换量的戏法。
2019年3月15日,为响应国家增值税下调政策,一场由上而下的价格战被豪华品牌点燃引火线,并燃至合资阵营以及自主阵营。
同年6月,由于全国十余省市提前在2019年7月1日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五折、六折、七折的大众、标致、别克、雪佛兰以及凯迪拉克铺天盖地,长安、吉利、比亚迪等主流自主品牌也不得不推出前所未有的优惠价格,二三线的自主品牌被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的"领土"也在失守,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3.9%、42.1%、39.2%,可以看出正在加速下滑。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候,就在上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录得34.6%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创六年以来新低。
在豪华品牌向下延伸战力的压力下,合资品牌也必须加速下沉抢占市场。上汽斯柯达全系官降,不惜牺牲价格利润来清理库存;一汽-大众去年新推出的捷达品牌,旗下SUV凭借下探至10万元以内的亲民价格,4月收获14415辆的订单。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今年第一季度,超过50家自主乘用车企业的销量不足5000辆;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量大幅下降13%,只有一汽红旗、长安等少数自主品牌取得正增长。
2020年,自主品牌的生死劫
疫情"黑天鹅"在2020年一季度带给车市沉重的一击,直到4月,国内车市才基本回到正常轨道。
然而,盘点自主品牌4月份的战绩,只有一汽红旗、长安、领克、江淮等少数几个自主品牌实现增长,其余包括长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海马、广汽传祺、上汽乘用车(荣威、名爵)在内的销量悉数下滑。
对于上市乘用车企业来说,2020年第一季度的利润无可避免地大幅下滑,其中,长城、东风、北汽蓝谷、江淮、众泰、力帆、海马全部亏损,长城 汽车 更是巨亏6.5亿元。
半个多月前,猎豹才把自己的长沙工厂交给吉利控股托管,这个工厂将改成吉利的新能源 汽车 生产基地。
众泰虽然一直矢口否认公司将破产倒闭,但其董事长金浙勇因买卖合同纠纷被限制高消费,似乎成为了众泰已经凉凉的有力证据。如今,有关众泰的消息越来越少,偶有曝光都是"欠薪"、"破产"等负面新闻,2019年亏损的93个亿,对这家连国六车都难以推出的皮尺车企来说,无疑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盘下了一汽夏利生产资质和厂房设备的博郡,一款量产车都来不及推,就已经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淖。
此外还有力帆、华泰、绿驰、长江、奇点、青年、国金等等等等,即使没有公开宣布破产倒闭,也已经名存实亡。
还活着的自主品牌,也在负重前行。
前不久,小鹏第二款量产车P7补贴后以22.99万起的价格销售,让人直呼"亏本价",然而,小鹏明知卖一辆亏一辆却仍要坚持这么做,因为,在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压下,市场留给自主品牌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与小鹏P7同出一辙的还有威马全新车型EX5-Z,综合补贴后14.98万起的售价,也是舍价求量的行为。
很早之前,长安 汽车 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就曾预测,中国 汽车 品牌50%将在很快一段时间不复存在。长安 汽车 总裁朱华荣更认为,未来三年关停并转的中国车企还会更多,最终将只剩五六家。
这两句话,如今随着疫情"黑天鹅"挥舞的翅膀再度被吟唱。
2020年,是中国自主品牌的生死年,不管是 历史 相对悠久的力帆、青年,还是比较稚嫩的国金、绿驰,将注定绕不过这道生死劫。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将成为未来一两年中国 汽车 行业的重要关键词。
企业高层离职原因及代表人物
企业高层离职原因及代表人物
创业守业如同打天下,谁都知道人才的重要。但并非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跟随自己一同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的核心团队成员很可能一夕之间,就因为如下某种原因折戟离去。虽然人去人留不能勉强,但是一个创业者如果能把隐患有所把握,将尽可能减少高管离职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下详细阐述企业高管个人离职的25个原因。
一、主动离职(个人)1、个人发展需要
胸怀雄心的个人,在条件成熟以后,通常不甘心,永远屈居人下。一方面,他们是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他们也想验证自己究竟一个人行不行,能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这是鼓励也是诱惑,这种离职最富有正能量。不管是万科离职的高管徐洪舸和肖楠在深圳联合成立新地产公司,还是网易副总裁杨斌、京东商城原总裁助理刘爽,还是Fbook首席技术官布雷特·泰勒的自行创业,无非都是想验证,自己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这种离职,最容易获得原老板理解、体谅甚至支持(投资)。
人物:李学凌,多玩游戏CEO。曾担任网易总编,2005年6月,李学凌离开网易创办了狗狗和多玩。2012年11月,欢聚时代(Nasdaq:YY)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价值观与战略分歧
个人与公司的发展理念产生分歧,这是离职中最富有悲壮情境的镜头。并肩战斗的好友,转眼间战略产生了分歧,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侧重都无法取得一致的时候,不能委曲求全,只好壮士断腕、弃卒保车、以换大局的折肱求全。如原麒麟游戏副总朱燕晨离职时就曾表示,公司把“始终拥有创业心态”的员工留到公司上市,就是个悖论。
人物:吴长江,雷士照明。1998年底,吴长江和另外两位同学杜刚与胡永宏在惠州创立了雷士照明。从股权结构看,吴长江占比45%,另两人55%。做大后,这赚的钱怎么用,几个人的看法就不一样。吴长江一直想把企业往大了做,赚了钱就要投入,而其他两位股东则希望赚了钱要分红。2005年董事会上大吵了一架后,决定分家。方案是:企业作价2.4亿元,吴长江从企业拿8000万元走人,作为交换,自己的企业拥有的股权归其他两位股东所有。董事会后3天,经销商聚集总部,强行介入分家,经销商举手表决要求吴留下。于是情形急转直下变成了胡杜二人各拿8000万元离开。
3、待遇和激励机制所致
战争年代是赤裸裸的武力掠夺,个人扮演血腥角色。商业时代是残酷的你进我出的竞争,个人扮演较文明身份。但是不管如何,个人攫取利益不变,只是分配方式在变化。对于商业时代的人们,利益获取更加稳定现实,所以待遇和激励机制成为人们参与某项事业的根本保障。很多人都知道“管理理论说破天,核心就一个:利益。”关键就是老板愿意拿出多少。网易门户这两年掀起的高管离职潮,跟丁磊太抠不无关系。从2004年开始,网易对很多高管,就没有过任何期权奖励。
4、遭遇瓶颈,转型
由于各自不同的求学、就业经历,高管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向的人生诉求,从而各自的精神状态几乎完全不一样,顺从的、接受的、安逸的、苦闷的、彷徨的、徘徊的、奋进的、亢激的……不一而论。一句话,许多不可诉求的历史原因造就了今天现实的结果,很多可能并非自己真正所希冀的。职业发展亦是如此,尤其是一些高管,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干若干年,一旦抽身面对社会的迅速变化,这个时候,内心所产生的变化急邃可知。这种职业发展到了一个高点之后,转型还是升华,自然遭遇瓶颈。在这种时刻,尝试新的转换,以期望真正职业生涯的升华,或者仅是换个口味式的生活,便成为高管屡屡选择离职的诱因。
人物:陈一丹,腾讯创始人之一。2013年3月20日,腾讯宣布陈一丹(Charles)将卸任首席行政官(CAO),担任公司终身荣誉顾问。腾讯在公告中称,陈一丹将继续担任腾讯公益慈善基金荣誉理事长,代表公司关注社会社区及公益慈善事业。腾讯表示,“在Charles的亲自领导和参与下,公司得以建立起执行高效的行政体系、科学管理的人力资源体系、领先的法律保障体系”。随着腾讯事业的壮大与稳定,陈一丹本人对教育与公益更加感兴趣。事实上,在腾讯任职的最后几年,他投入公益的关注比商业的时间已经要多。
5、脱身
对于一些公司,尤其是借壳或者强度包装上市的公司,当公司原始股东或者员工持有的股票过了法定的持有年限,即解禁时,很多高管现金为王,纷纷抛出自己的股票,以后,避免风生水起,离职华丽脱身。这也包括以辞职处置个人拥有的非限售股等等。这里的核心是,离职或前或后。根据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18家公司减持166亿元,其中,105家创业板公司减持37.92亿元。截至上半年2月27日,两市共有193家上市公司发布高管辞职公告,其中涉及117位高管辞职。以至于许多业内分析师,已经把每年开初几个月看成上市公司高管离职集中期,而便于就是其中多位高管辞职目的。
不久前碧水源高管就被广为诟病。2013年4月26日,碧水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俞开昌辞职。2012年10月25日,于龙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同年9月13日,陈关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及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2011年9月,郭辉因工作繁忙原因辞任公司董事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2010年9月,碧水源董事、副总经理梁辉辞职。据报道,仅近一年来,碧水源5位高管减持已达17宗,总额高达7亿元之巨。套项目的一目了然。
2009年上市的雅致股份,公司前副董事长官木喜和原总经济师官银洲前后辞职,也成功实现抛售原始股。
6、掌门人缺点外显太盛
任何人都有不足,创业者也不例外。但是作为执掌一方的掌门,如果不善于克制或者弱化自己的弱点,就很容易坏事。很多气盛急躁的创业者几乎都有同感,很多事情,自己本身不想那么处理的,可是一急躁就表达出来,结果也就变样了。早期可能事务繁忙,对团队影响不大。愈是后期,愈明显,忍无可忍,面临这样的掌门,是长期相伴还是退出,高管们自然会做出自我抉择。
人物:王航,好大夫创始人。王航和周鸿祎是同学,1998年他与周鸿祎一起创办3721,03年一起进入雅虎中国,06年两人相继离开雅虎中国创办了奇虎。2007年,王航离开奇虎创办好大夫。周鸿祎在优酷老友记一期栏目中提到他个人有时控制不住脾气,老同学受不了,“骂出了一个CEO来”。
7、同行高薪“挖角”
人聚的江湖,钱筑的行业。同行如对阵临敌,何况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之下,具有技术或者决策或者市场优势的人员,益发显得太少。物以稀为贵,在这种情况下,同行互挖墙脚,在所难免。例如万科就曾经组织了一个大型的“007海盗计划”,专门负责从跨国公司挖来高管,挖来包括宝洁公司大中华区信息与决策方案部原总监兼全球业务服务事业部总监陈东锋、仲量联行原亚太区董事和资产管理总监许国鸿、百安居原中国执行副总裁袁伯银等四人。
案例:数不胜数。
8、不堪压力重负所致
经济形势不好,行业竞争加剧,人才压力本身就已经大增。现代生活节奏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新、快特征突出且反复变化,企业的压力划分直接落在员工身上,作为高管,压力尤甚。员工长年累月生活在高压力、高效率、高负荷的环境中,导致大家精疲力竭,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很多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或者创业者好大喜功或者董事会不切实际,制定出远远超出实际消化与承受能力的中长期规划,大家在疲于奔命中、最后终于有人绝望放弃……
9、内部调整频繁,发展空间不足
很多企业高管,实际上长时期独当一面,已经是可以称雄一方的大员。但是董事会不规范运作,或者由于公司的扩大发展或者高层换人,亦或者是董事会变更,执掌公司的主要人士发生变化,公司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人士变动频繁。规则改变。这些高管们最直接感受的就是自己旧有的习惯需要适应新的.形式,某些人可能产生被质疑被收缴权益的感觉。
有时,很多企业改变原本是向前所做的探索,但是改变的条款可能并不完善,以至于相互掣肘,最终弄得高管们独立性不足导致行使职权障碍……如果长期未得到重视和合理解决,结局就是会引起高管离职风潮。例如,国内老牌游戏媒体UUU9(游久网)居然安排了一名技术总监来担任内容总编,伴随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总经理、主编、以及新闻主编离职。
10、不喜政治斗争
宫廷内斗,在中国、亚太甚至欧美各国大型公司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高管因为利益或者相互关系倾向或者结成不同的群体,成抱团之势,以影响公司事务,化解于己不利的因素,争取于己有力的条件,在一定的条框内,倒也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在一家内耗严重、斗争激烈的公司中,尤其是人事斗争几近残酷化的境况中,高管的站队就具有了许多别的意义。这种内消耗,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了部分高管心生畏惧从而拒而远之。
11、受他人影响
高管不是那种轻易受人影响的员工。因其所处的位置,他们常常较普通员工掌握公司更多的核心机密,视野也自然更开阔、全面,看问题深刻,不会浮在表面,人云亦云。但是来自同样高管阶层的认识影响就不可小觑了。一旦他们与身边的朋友形成了一种不利的共同认识,所受的影响就不会止于大雨欲来风满楼,而是连根拔起的。持续热门的网易连续离职7人、雅虎连续17次离职、李宁公司6次、万科连续5次、Fbook、观致汽车、凡客诚品、拉手网等等高管离职都是连续三起……就是实例。
12、为了家庭退出
在离职现象中,也有的高管奋斗了十多年,早已经功成名就。这个时候,公司已经很牢靠,该上市的上市了,该剖离的剖离了,剩下的只是正常维护、保持合作稳定,其余就是享受高尔夫、远洋小岛度假、海外旅游了。但是可能偏偏这个时候,遇到了难题,家庭发出了需要的呼唤。于是高管坦诚相对,坦诚退出。例如万科的杜晶就颇为感叹地表示,毕业20年,其中10年在万科,今年为了孩子和老婆拿到德国身份证,重视家庭的德国需要作为家庭成员的他一起申请。虽然他感恩公司,但是思虑再三还是选择告别万科,他想专心陪伴家人。
13、年老病衰、自然退役
身体不行了,此种退役,毋庸多言。
二、被动去职(经济形势、行业、企业)14、业绩不佳
对于一个高管来说,主负责项目的业绩是至关重要的,将直接影响其职业生涯。很多企业现在愈来愈明确业绩要求,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再谈,唯独业绩面前无话可谈。如“李宁公司业绩做得不好需要找一个人来负责,张志勇出局不可避免……”网宿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彭清,独董的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王开田主动请辞也与业绩压力大有关……赶集网副总裁、电商平台总经理王连涛大约也是因为蚂蚁短租业绩下滑离职。
人物:张志勇,前李宁CEO。张志勇1992年加入李宁,2012年离开,在李宁公司服务20年。他曾带领李宁从10亿销售额壮大至90亿销售额,但后来“战略失误带来的结果是李宁公司业绩迅速下滑,2011年该公司利润骤跌65%,库存却大涨41%。”。在张志勇离职当日,李宁公司股价却不降反升了7%。
15、假公济私
高管们处于公司高层的视角,可以窥见许多的内在的机密,尤其是公司的盈利及其分配等等。在经济社会,面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加剧的境况下,一旦个人野心膨胀,经不住诱惑,利用职务之便,寻找漏洞,往往就会抓住时机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表现为,账、挪用公司资金,或者**变卖公司资产,亦或者出卖公司机密,变相折价或者超低价或者无偿给予个人相关联的公司、单位,谋取私利。形式很多,不拘一格。当然,这是有风险的,一旦东窗事发。涉事高管自然难脱干系。
人物:阎利珉,原聚划算总经理。10天前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刚对这位前阿里员工下达了判决书,根据判决书,阎利珉在聚划算工作期间,先后于2011年4月17日、10月27日,两次收受杭州点创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万某,为了感谢其关照而购买的两辆轿车,总计价值53.8万。除判有期徒刑7年,违法所得将继续予以追缴。
16、权力交替
公司是一个小社会,组织构架清晰、结构森严,除此之外,也是人聚的江湖。初创阶段高管遭遇此类问题较少,关键是公司壮大以后,一切上路了之后。许多关键岗位人才济济,这个时候,人才本身的战略性退而居其次;董事会、老板连同人事部门的感觉就日益凸显出来,且愈来愈占据主要地位。一般而言,平衡是利益的平衡,稳定是相互掣肘、牵衡的稳定。许多高官没有死在黑暗的夜里,却倒在了光明的大道上,就是说的这种情况。他们客观上成为权力交替的祭品。
人物:刘军,当年联想集团“十八棵青松”之一,现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收购IBM后为了国际化道路走得更加顺畅,请来戴尔高管阿梅利奥为CEO,期间刘军与之“气场不合”,刘军被阿梅利奥的前戴尔同事替换掉出局。后柳传志送刘军到哈佛读书,学成归来时联想已经完全在老领导的掌控之中,被委以重任。
17、内部调动换职
这是一种公司较常采用的方法。不像空降高管,公司提拔既有员工,一般会按部就班,过程一般繁杂雍长。需要全方位的考察和锤炼。这一过程中,换岗考察是一个必要的频繁使用的方法。据有关抽样数据显示,大约一半的高管职业生涯止步在这一步骤上。还有很多公司,采用这种方法冷落员工,玩弄明升暗降、调离核心岗位、职权部门则是另一种惩戒。因为此种情况离职出走的员工不在少数。
人物:周险峰,原方正科技副总裁。2004年1月,方正发生过一次高管集体跳槽事件。周险峰1994年加盟方正集团公司,2000年任方正科技副总裁兼总经理,主管方正科技的PC研发业务。在2004年1月的这场人事变动中,周险峰将从方正科技副总裁这一实权部门调任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当时方正员工都说这是明升暗降,有架空的意思。不久,周险峰跳槽,任海信数码CEO。
18、融资失败
很多希望上市、借此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公司,都有融资的需求,努力过后,成功了人皆欢喜。一旦,屡试屡败,甚至最终公司最高层不得不在多重压力之下取消了上市计划。例如因IPO失败引发高管离职潮的拉手网、凡客诚品、神州租车等等就是明证。
人物:吴波,原拉手网董事长兼CEO。拉手网先后共经历 3 轮融资,总体融资金额达到1.65 亿美元。拉手网11年10月底上市失败,迫于投资人压力不少高管离职,12年6月撤回上市申请,同年8月传出吴波离职消息。现在吴波的新创业项目是美佳乐,他说:“别问拉手,这次创业拒绝VC”。
19、企业方向性试错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迂回曲折,一波三折,尤其是在发展的紧急关头,往往没有时间过多准备,必须拿出魄力决策,试错、丢卒保车都是必经的途径。例如闻名遐迩的雅虎2007年6月,企业有所迷失方向,它不能决定自己公司的走向,究竟是走媒体公司,还是走技术公司路线?业务不断下滑,员工士气低落,这一时期,公司多项举措引得许多高管纷纷离职出走。
人物:李明远,前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百度曾经在2007年百度成立电商事业部,第二年推出C2C交易平台“有啊”,李明远就是负责人。2010年3月,因为有啊为百度电商探路失利,李明远辞职,同年8月加入UC Web担任产品副总裁,11年11月回归百度,现为百度副总裁、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
20、在资本博弈中失利
资本和创业者的博弈,两者关系错综复杂、源远流长。两者既有鱼水交融的一面,也有水火不容的一层。资本的本质是钱,事业的目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声名、社会价值等等。风平浪静的时候,两者相安无事;风生水起的时候,资本龇牙咧嘴的真相面目暴露,创业者需要与之博弈、甚至被排挤去职的现象也屡屡发生。新浪的王志东、8848的创始人王峻涛、高维视讯科技Mysee高燃、珠海炬力的总经理赵广民、易趣的创始人劭亦波、e龙唐越、爱国者数码音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迅、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明坚等等都是实例。其他高管的命运亦是同系一条线上的蚱蜢,风吹雨飘。就算只是投资者对管理团队失去信心,狂抛股票,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Zynga游戏公司的股票急剧下降,就是因为投资者对它失去了信心,这种情况下,高管离职非常常见。
人物:王志东,新浪创始人。2001年,王志东打算趁网络泡沫的时机重组新浪,但方案不同于华尔街的想法。2001年6月,被公司董事会集体解职。
21、全行业挑战
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一直滞缓不前,受此影响,出口剧减,沿海企业纷纷倒闭。再加上中国劳动力相比越南、缅甸正在逐渐失去低价竞争力,多种因素致使中国经济从绚丽的高泡沫房产时代直往下坠落,最近两年时间从10%跌进7.6%,再加上各地不平衡,而且很多数据据说水分很大,进一步拉开了差距。危机进一步加剧,社会现金流量剧减,单位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环节,必然深受影响。经济危机,转化为全行业的挑战。这个时候,企业一步步被紧逼压榨了生存空间。怎么办,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变化,人才的配置被迫随时变化,较大的动态调整随时发生,一步步大规模紧缩,大幅度降薪,大批量裁人,人人不稳、人人自危。
人物:施正荣,尚德创始人。06年尚德上市神化后无锡疯了、江苏疯了、江南疯了、中国光伏疯狂了,了,国际资本控制下的国外光伏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企业发了,卖配件、银桨等企业发了,再控制多晶硅交易套利,晶硅的提炼技术和生产流程套利中国,今天这场皇帝的新装之戏,欧美资本集团获得暴利退出后谢幕了。(by Informas)2012年8月,施正荣辞去CEO一职;2013年3月,施正荣不再担任尚德电力董事长一职,公司破产。
22、合约期满
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一般针对高管阶层,聘约书大约是效率不大的,只存在试用阶段合适留下转正和不合适走人,很少有企业因为合约期满就不继续续聘的。但是现实中,尤其是企业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而且语言不同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不难找到。如观致汽车首席财务总监高旭离职,公司的解释就是,只签有两年合约的合约期满。
23、站错队
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除了最高层老总之外,高管们总会因为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主要是提拔关系、或者不同的战略思考、决策驱动,可能都会形成不同的群体,也许主观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恶意,但是久而久之,给旁人一种站队的印象,尤其是在公司调整发展,人事出现空缺、董事会变革的时机,这种倾向很明显。这样往往会触及某些人人的忌讳,从而导致利益受关联,随之波动。当制约的群体得势之后,肯定有失势的一方退出。
人物:陈晓,原国美电器集团董事会主席。2010年秋,陈晓和黄光裕之间展开一场关于国美控制权的争夺战。在陈晓看来,自己是行使职业经理人权力,而在黄光裕看来,他在威胁自己的家族利益,最后是陈晓去职,张大中出山,“既避免了黄光裕的一股独大,也避免了陈晓的内部人控制。”
24、争当甩手掌柜
人物:求伯君、雷军,金山创始人/CEO。这一幕太过罕见,雷军与老板求伯君前后共事20 年,熬成了金山大股东,到最后两人都争着做“甩手掌柜”。但雷军从07年起做天使投资,到10年做小米后心思就更不在金山上,尽管求伯君将最高领导拱手相让雷军也不接,直到求伯君在离职前为雷军找到了张宏江博士来当金山CEO。
25、绯闻、违法犯纪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主要针对高管个人疏于自我管理,腐化堕落,直至人性泯灭,有违法犯罪事宜,一夕东窗事发身陷囹圄,刑法处罚使然,这种情况虽然一般是当事人自作自受,但是也有公司疏于管理的因素在内。
;贾跃亭破产重组获债委会认同并签署“不诚实"指控被加州法院澄清
洛杉矶当地时间2月28日,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发布声明称,在与债权人委员会多次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之后,贾跃亭已于当地时间2月27日正式向加州中区法院提交经破产重组律师及债委会律师共同签署的破产重组方案核心条款清单,诸多债权人关心的问题都已经得以解决,自此贾跃亭破产重组一事真正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并正式进入最终方案文本确认、投票、加州法院批准的快车道,新版披露声明也将在近期提交。
贾跃亭在核心条款清单中对破产重组方案做出了一系列巨大让步,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再要求解除中国债务担保权,除非还款金额已经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比例。但是破产重组成功后,贾跃亭在美国的债务担保将会按照法律流程自动解除。债权人同样可以从调整后的方案中获得多维度的更大收益。
此外,贾跃亭破产重组案件从特拉华州法院转移至加州中区法院后,美国第16区信托受托人办公室(即现任US?Trustee)上个月主动撤销了美国第3区受托人办公室(即前任US?Trustee)建议委派Chapter?11受托人托管贾跃亭资产的动议,尤其该动议中关于贾跃亭"不诚实"的错误表述也随着本次撤回而不攻自破。
另据了解,一直站出来反对贾跃亭破产重组的懒财在加州中区法院再次提交了撤销该重组案的动议,此前一次提交的动议遭到了债权人委员会代表和众多债权人代表的强烈反对,而这次再次提交动议无疑又站在了全体债权人的对立面。"懒财的阴谋和不顾全体债权人利益的险恶用心显露无疑,我们对此强烈反对"接近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的人士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贾跃亭破产重组方案得到债委会认可并签署,再加上近期特斯拉股价高企对全行业的带动,是对Faraday?Future(FF)融资的重大利好。
破产重组方案核心条款已与债委会共同签署
自去年10月贾跃亭在美国提交破产重组申请以来,在过去的四个月里经历了个别债权人反对,案件从特拉华州法院转移到加州中区法院等多项波折,终于与债权人委员会达成了一致意见,这意味贾跃亭破产重组案正式进入最终方案文本确认、投票、加州法院确认并批准的最后阶段。
另据了解,贾跃亭方面同时将会在近期向法院提交完整的披露声明,并在法院批准后启动投票流程,尽快推动重组的完成。
此外,经过与债权人委员会的反复协商,贾跃亭对破产重组的核心条款做出了巨大让步。贾跃亭在债务偿还金额达到显著的比例之前不再要求取消中国担保;同时债权人继续有权利处置贾跃亭在国内已冻结或已抵押的资产;债权人将会在获得全部债务偿还后根据累计阶梯分账的原则获得最多10亿美金的超额收益以及除本金外的高达4%的利息,因此债权人相对于原方案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
加州Trustee和第三方尽调击破贾跃亭"不诚实"和藏匿资产谣言
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人士表示,债权人委员会在经过聘请独立第三方法律和财务机构对贾跃亭相关资产进行详细尽调之后,与贾跃亭就重组方案核心条款清单达成一致意见,意味着此前个别恶意债权人对贾跃亭先生所谓的不实申报、隐匿和转移资产等谣言不攻自破,同时也意味着贾跃亭资产披露的真实性以及FF的资产价值获得了债委会一致认可。
更为重要的是,贾跃亭破产重组案件从特拉华州法院转移至加州中区法院后,现任US?Trustee主动撤销了前任US?Trustee建议委派Chapter?11受托人托管贾跃亭先生资产的动议,尤其该动议中关于贾跃亭先生"不诚实"的内容也随着本次撤回而被证明是前任US?Trustee被恶意债权人误导而做出的错误表述。
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人士表示,贾跃亭先生非常有信心跟各位债权人一起推动破产重组案的尽快完成,以解除FF在中国发展业务和全球股权融资的最大障碍,全力以赴实现FF资产价值最大化,继而保护全体债权人的最大利益并彻底解决债务问题,尽责到底。
以债委会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债权人都反对懒财
一个对贾跃亭破产重组推进不利的细节是,被贾跃亭一方称为"恶意债权人"的上海懒财再次向法院提交撤销贾跃亭破产重组的动议,此前类似的动议遭到了债权人委员会和众多债权人联名反对。
据听证会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懒财曾经在特拉华州法院提交过一次类似的申请,但当场遭到了债权人委员会代表和众多债权人代表的强烈反对,也因此该动议遭到了法官的拒绝,整个重组案件在之后就转到了加州中区法院审理。
"懒财的动议则让自己成为了全体债权人的'敌人',因为如果贾跃亭破产重组失败继而导致FF公司难以为继的话,债权人得到债务偿还的希望将彻底破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债权人代表律师表示,贾跃亭唯一的资产就是FF的股权,利用破产重组把贾跃亭全部资产处置权提前交给债权人信托,是债权人得以债务偿还的唯一希望,这也是我们对贾跃亭资产充分尽调后得出的结论。
贾跃亭方面对"恶意债权人"懒财严厉指责,前述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人士表示,懒财再次提交撤销贾跃亭先生破产重组案的动议,充分暴露了他们的阴谋和为私利不顾全体债权人利益的险恶用心,彻底站在了全体债权人的对立面。债权人委员会代表、众多债权人和贾跃亭先生均对此强烈反对。
FF迎来融资利好
种种迹象表明,在经历了诸多波折之后,贾跃亭破产重组基本上进入了柳暗花明的阶段,这将是对FF融资成功的巨大利好。
"据我了解,随着特斯拉市值的持续拉升,重新唤起了全球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度,FF则是最有可能凭借产品和技术与特斯拉抗衡的投资标的,再加上近期前宝马全球副总裁毕福康、前华晨宝马全球供应链副总裁班尼迪克和前观致汽车首席技术官鲍勃的加盟,FF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前述接近贾跃亭的人士表示,随着中国新冠病毒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和传统能源汽车近两年的颓势,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力度一定会不断加大。
"FF刚刚跟一家美国企业达成了动力总成技术输出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意味着FF的To?B业务也已经全面展开,而且据说现在有多个地方政府正在争抢FF中国的落地权,"该人士补充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零部件巨头改名潮,测试一下自己是不是都认识这些新公司!
近几年来, 汽车 零部件巨头并购、拆分十分频繁,其中不少公司在拆分并购后连名字都改了,稍不关注都傻傻分不清楚,比较著名的有德尔福->安波福,江森自控->安道拓。
下面这些公司你还认识吗?
2017年底德尔福(Delphi) 拆分成安波福(Aptiv)和德尔福 科技 (Delphi Technologies),两家公司都独立上市。
Aptiv取自adaptive,意思为适应时代发展(个人解读)。
国内媒体把此次拆分报道为德尔福把电子和安全业务单独拆分开来成立「安波福」,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准确地说应该是德尔福把传统技术的业务拆分出去成立德尔福 科技 ,母公司改名为「安波福」,专注 汽车 电子,因为安波福才是德尔福的主营业务。
德尔福曾经有五大事业部:
2015年把热交换系统事业部卖给了德国马勒。
剩下四大事业部中:
电子/电气系统、电子与安全系统归安波福,这部分是主营业务,占83%的营业额。
动力总成、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归德尔福 科技 ,只占17%的营业。
除了北京、烟台、上海(部分)等少数几个动力总成相关的公司维持原有的德尔福名称外,其他各地的公司如广州、江门、苏州、长春、成都、重庆等地的十几个公司都改成了安波福。
2018年7月由奥托立夫(Autoliv)的电子事业部拆分出来独立上市,专注主动安全和智能驾驶。
Veoneer里带有 -neer词根,和pioneer(先锋、开拓)同源,veo可能和vision(视觉)有关,所以意指“ 汽车 视觉领域的先锋”(纯属个人解读)。
奥托立夫在被动安全领域是行业老大,占全球市场38%的市场份额,其中安全气囊市场份额40%,安全带市场份额30%,吊打天合(TRW)。
但在主动安全方面,被博世、大陆、德尔福吊打,只占16%的市场份额,但主动安全特别是无人驾驶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又是未来的趋势,所以奥托立夫干脆把电子事业部拆分出来成立维宁尔,产品线覆盖了摄像头、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主动安全控制器、地图数据管理模块、激光雷达、夜视系统。
但奥托立夫和维宁尔的拆分并不是以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划分,而是以电子/非电子为界限。也就是说被动安全里涉及到电子的部分,也还是归维宁尔,比如安全气囊里的ECU。
目前维宁尔的业务以制动系统、安全气囊ECU为主,其他的主动安全电子的业务比如括雷达、LIDA、摄像头、ECU、驾驶辅助、驾驶员监测等还不多。目前BBA、保时捷的夜视系统和奔驰E级、S级的雷达系统是他们家提供的。
2016年由江森自控(Johson controls)将其 汽车 座椅和内饰业务拆分出并独立上市,取名叫安道拓(Adident)。
Adident的意思是Exhibiting, involving, or relating to a tendency to seek out or maximize the impact of a stimulus. Opposed to abient。看上去比较晦涩,从abient(回避的)的反义词可以理解为 「趋向变化」,和安波福(aptiv)异曲同工。
江森自控原来有楼宇自动系统、 汽车 电池、 汽车 座椅和内饰三大业务,其中 汽车 座椅占全球三分一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有45%的市场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 汽车 座椅制造商。
2018年又将 汽车 电池业务卖给了加拿大风投公司Brookfield Business Partners L.P,只剩下楼宇系统。
其实江森自控的 汽车 业务盈利状况都还不错,可能是长远战略目标不在 汽车 行业。
近几年 汽车 安全领域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 均胜电子(Joyson),早年籍籍无名。
汽车 被动安全领域原本由奥托立夫(Autoliv)、高田(Takata) 、天合(TRW)、百利得(KSS)四家瓜分。
后来中国宁波的均胜电子(Joyson Electronics)异军突起,先于2016年收购了美国百利得(KSS)。
2013年开始,日本高田(Takata)生产的气囊在全球大面积发生意外,至少造成23人死亡,300人受伤,全球需要召回的 汽车 总数高达3380万,召回费用高达100亿美元,不得不申请破产。
高田破产后,2018年均胜电子又通过旗下百利得(KSS)以16亿美元收购高田(Takata)。
现在KSS和Takata这两个品牌都不复存在,被Joyson Safety Systems取代,占全球26%的市场份额,和奥托立夫、天合三分天下。
目前2017款华晨宝马1系、3系、X1,2017款本田思域,2018款宝沃BX5都是配备均胜安全气囊。
涡轮增压技术哪家强?
霍尼韦尔(Honeywell)。
霍尼韦尔(Honeywell)旗下的盖瑞特(Garrett)全球最大的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占全球28%的市场份额,国产自主品牌如荣威、观致、华晨、奇瑞、江淮都喜欢用盖瑞特(Garrett)。
盖瑞特(Garrett)本来是霍尼韦尔旗下一个售后市场的品牌,2018年霍尼韦尔将 汽车 业务拆分变成一个独立的公司盖瑞特(Garrett)打包上市。
2017年 博世(Bosch)将旗下起动机和发动机事业部(SG)整体打包出售给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新成立的公司叫索恩格(SEG Automotive ),独立运营,总部在德国。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对其只有投资关系,不参与其运营,在中国的工厂运作还是德国模式。
大众和奔驰喜欢用博世的启发电机,宝马、奥迪、起亚、现代喜欢用法雷奥的,日系喜欢用电装和三菱电机。
曾经的阿文美驰(ArvinMeritor)也是世界前十大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它的天窗也是大名鼎鼎的,后来2011年将车身系统卖给了恩坦华,改名叫美驰(Meritor),只专注于商用车和售后市场。天窗业务现在改名叫恩坦华。
拼死一搏的中华V9能否拯救整个中华呢?
中华汽车是华晨汽车集团的子品牌,属于华晨集团,中华中高档自主汽车品牌,现在发展很不顺利,旗下拥有轿车、SUV两大系列十余款车型,作为中华汽车的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却到了破产的边缘,据公开资料显示,沈阳中级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裁定理由为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华晨汽车集团能够生存这么久,主要还是依靠跟宝马合资,不过随着宝马跟长城合作,华晨汽车通过自身品牌力度去发展,路程会更加困难,既然母公司都要快要破产,那么中华汽车还能生存下来吗?有人就会在拼死一搏的中华V9能否拯救整个中华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想一款单一车型想拯救濒临破产边缘的品牌,那么也是很困难,尤其是现在,对于中华V9这款车,它都还没有上市,我想更大可能,这款车将不会上市。
一个汽车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前期主要靠融资,后期主要靠销量,中华汽车成立时间已久,人们对于它技术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情况,从产品来看,中华V7也是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在销量数据榜上面,中华V7月份是卖出17辆车,十月份是卖出40辆车,以十月份中华V7的销量数据,它是占据整个中华品牌5.6%的份额,这样就可以得出中华品牌在整个十月份里面,它是卖出715辆车左右,一个品牌单月销量仅700多辆,想必市场已经做不了决定,想再次被救活,这个可能性还是极低。
在今年初,中华品牌就准备推出四款车型,其中就有包含中大型SUV的中华V9,这款车在动力上面是搭载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本来是中华品牌的旗舰SUV,但是直到现在,中华V9依然没有上市,从上市的消息到谍照被发出,然后到现在11月末,中华V9还是没有正式浮出水面。通过观察中华汽车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的情况,大致可以判断,中华V9基本上是不会再上市,所以还没有搏,中华汽车就已经垮台。国产汽车通过野蛮生长,现在已经到洗牌的地步,没有及时跟上发展的汽车企业,最终会被淘汰,其实除了华晨汽车濒临破产外,长丰猎豹、力帆等品牌,它们都已经在破产的边缘。
领克、观致、WEY、汉腾,哪个品牌更有潜力?
随着自主品脾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企不满足于现状,纷纷冲击高端市场。他们深知只有占领了高端市场他们才能掌握住话语权和巨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
于
是乎就出现了打着德国血统的宝沃:有将自身打造成豪华品牌的WEY:还有具有海外背景和技术的领克:以及拥有中国顶级技术和质量的观致。
品牌分析
叫好不叫座,用来形容观致再也合适不过了。观致是奇瑞旗下的一款高端品牌,是由以色列大亨出资,这个奇瑞出技术,通过在全球采购零件和聘请国际化设计师来为观致设计外观,打造成一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所以这观致的起点还是很高的,产品力也是不错的。那为什么观致的销量这么差,眼看就要奄奄一息了呢?
这款观致3是观致首款紧凑级别的汽车,在欧洲及其严苛的条件下获得了碰撞测试的5星。这个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但是售价太不接地气了,售价过高,再加上营销做得不够,品牌的形象与这么高得售价不符导致第一款车型就这么失败了。失败之后的观致并没有总结教训,又推出观致5.观致5与此同时的H6,博越相比售价高出他们许多,再加上观致营销和哈佛吉利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消费者自然不会买账。
宝沃
再来说说宝沃。宝沃也是被骂的最多一个。被大家称之为假德国品牌。但是厂家却称之为德国德系四强之一。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宝沃曾经确实很辉煌。诞生1919年,但是在上世界60年代就已经破产了。破产之后便从欧洲市场消失了无踪影了。然后呢这福田看着曾经这么辉煌的品牌就这样消失怪可惜,就在2014年全资收购了宝沃集团。随后便推出了名义上纯正德国血统的BX7和BX5。貌似销量还不错。
不过这宝沃其实真算不上什么德国血统,说白了就是一个国产的汽车。只不过用的是国外的洋品牌品牌罢了。不过这款车品控做的还是不错,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对这款车的空间,底盘,和动力都有不错的评价。当然也是比国产的售价要贵的。
WEY
要说最近最火,话题性最强的都有那些车,那WEY的VV7绝对是其中之一。说他好的人也有,说他不好的也大有人在。
WEY的诞生有一定战略意义。长城哈佛本身品牌溢价能力有限,就目前来看还无法支撑高端市场。前有H9,H8冲击高端市场纷纷失败,让咱们魏总对自家哈佛品牌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乎便推出另一个子品牌赌上自己的姓氏。可见这次咱们魏总可是下了决心要冲击高端市场了。
从本身的产品力来讲VV7绝大多数核心技术还是来自于H7。底盘来自H7,发动机也是来自H7。只不过经过从新的调教。这个变速箱是自己生产的。就目前来看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调教的不算太好。否则也不会有评测媒体吐槽此车油耗过高的说法。不过这车的外观和内饰确实没的说,在国产乃至合资中也都是佼佼者。至于价格还算是比较接地气。听说订单已经突破2w。希望WEY能越卖越好哈!
领克
提起吉利就不得不想起沃尔沃。没错领克就会吉利和沃尔沃合作而来的产物。是吉利高端品牌。
你说他是自主车,也不全是。因为他和沃尔沃采用的是统一平台。说他不是自主车也不是。因为它就属于吉利。这款车是吉利吸收沃尔沃技术之后的新产物,是为了抢占合资市场。领克市场是在全球,不仅仅是在中国。
这款车是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技术,全新设计语言的这么一款车型。他定位于紧凑车型,前期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后期将会搭载有沃尔沃技术支持的2.0T发动机,以及在沃尔沃支持下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
总结
就目前来看,小编我更倾向于领克。毕竟有沃尔沃这么一个靠山。同时在加上吉利无与伦比的营销能力,领克一经上市必然供不应求。
各位老司机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大家讨论,小编第一时间回复各位看官大老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