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重组最新消息2022_长安汽车重组并购
1.长安汽车股票会涨到50吗2022
2.长安什么时候分红2022
3.长安置换补贴政策规定2022
4.长安潘欣欣:明年将是长安的混动车型“暴涨”之年
5.长安汽车醒醒吧!营销盖过技术之日,便是车企走下坡路之时
6.新能源转型重任,长安汽车如何“入局”再“破局”?
长安汽车股票会涨到50吗2022
估计不会,去年12月初以来,长安汽车从最高价28.38元大幅跌至16.74元,最大跌幅超过40%。最近,有震荡触底的迹象。底部是否成立还不确定,但基本确认了主跌阶段的结束。在主要下跌结束时,它已经在低位震荡了很多天。即使有另一个细分,相信16.74以下的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应对呢?就短线投资而言,低位震荡,尤其是调整充分的蓝筹股,一般可以采用两天连败买入法,也称双阴法(假阴不算)买入法,卖出时间可以根据股价表现而定。如果出现强势上行,可以持有该股,直到出现卖出信号,卖出信号为单日跌幅超过5个点或股价跌破10日线。如果不强,你会采取超短线策略,第二天卖出。低级震荡是阴阳学说的短期运用,效果很好,都是因为人性使然。整体来看,长安汽车2021年上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短期内不排除下跌的可能。 :长安汽车股票值得投资吗? 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年归母利润28-40亿元,扭亏为盈。公司公布产销公告,1月销量25万辆,其中YOY+87.2%,MOM+25.6%。自主品牌销售业绩辉煌。2021年,公司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产品将逐步向高端化、电气化迈进。公司通过增加和计提减值提高了资产质量,这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实现增长目标。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45.5亿元、52.5亿元,2021年、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2%、15.6%。EPS分别为0.64元、0.85元和0.98元,2021年和2022年PE分别为20.9倍和18倍,建议“买入”。2020年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返校利润28亿~ 40亿元,扭亏为盈,相当于每股收益0.52~0.75元(扣非后净亏损26亿~ 38亿元),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季度方面,公司Q4预计净利润区间为6.9亿元至5.1亿元(扣除非盈利后预计净亏损为5亿元至17亿元),预计EPS区间为-0.13元至+0.1元。
长安什么时候分红2022
2022年4月28日。长安汽车官方显示企业股票将于2022年4月28日进行分红,由长安企业董事会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其中每10股转增3股派2元33分(含税),股息率为2.57%。
长安置换补贴政策规定2022
长安汽车置换补贴政策2022具体如下:
1、旧车置换补贴只针对一定使用年限以上老旧机动车,不满足条件的车型不享受此项政策补贴;
2、出售旧车前了解政府相关补贴,可以登陆政府环境交易所以及有关网站,各大二手车市场也均有相关布告和服务窗户;
3、出售的二手车辆应在年检有效期内,且消除车辆违章,车辆必须在交易日之前不拖欠税费,且强制三者保险有效;
4、车辆外观基本符合行使本照片,改装以及相关损伤部分按照车辆管理要求恢复正常状态;
5、关于旧车出售,目前可以在4S店内、旧车市场或者即时拍卖平台,具体选择根据用户自身的时间和价格要求;
6、旧车过户后可凭过户凭证到相关服务窗口领取补贴,办理网络指标更新;
7、更新批准后凭打印单购买新车办理相关牌照等业务;
8、购买新车时候,应仔细询问厂家和品牌补贴,确定哪一部分是补贴,那一部分是优惠,有些品牌直接赠送保险或装饰,一定要询问好相关的赠品内容和价格;
9、建议用户在交易之前到相关服务网站和市场咨询完善,避免着急造成补贴或优惠“不到位”。
法律依据:《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财政部、商务部指导省级财政、商务主管部门对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监督管理。 各地财政、商务主管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资金发放、信息统计上报等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及时发放。
长安潘欣欣:明年将是长安的混动车型“暴涨”之年
2022年12月30日,第二十届广州车展如约而至。作为2022年的最后一场汽车行业盛事,扛过了“缺芯少电”、疫情风控等重重压力的汽车企业,重新云集在这里。展新车、也展示着汽车行业依然激荡着的无限的活力。?
在易车-汽车产经网的专访间,长安汽车乘用车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潘欣欣总结了2022年长安乘用车的优异成绩,同时也透露了明年的重要规划。?
他说,基于长安的iDD混动技术,明年将推出在售多款燃油车的混动版本。如UNI-V的iDD、CS55的iDD,CS75的iDD版本、逸达的iDD……而基于混动产品的大规模推出,销售网络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明年将打造长安智电iDD的专网。?
以下为专访实录
汽车产经:今天车展上长安亮相新车的逸达,能否请您介绍一下?
潘欣欣:这款车基于全新的方舟构架打造,搭载了新一代的蓝鲸NE1.5T发动机,全新的设计造型。这种设计造型基于洞察新时代的用户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所以造型上非常有品质感,包括内饰和配色,我们叫“质美智省”。
这款车也是我们推出的重磅产品,相信会在自主轿车的角逐里成为领军车型。?
汽车产经:您刚才说这款车的设计契合当下消费需求,您觉得当下年轻人买车有哪些消费趋势??
潘欣欣:从大数据研究,今年30岁以下的人群占35%,购车年轻化非常明显,所以他们在购车过程中,既注重实用性也彰显个性化,同时还为自己提供一个空间。比如说娱乐方式,车上也可以进行,所以年轻人购车彰显多元化的需求,包括个性化的主张。
汽车产经:您对逸达有没有爆款的期待?
潘欣欣:我以前也是负责产品管理的,经常去意大利制造中心和日本等,看过很多车型,长安的造车和造型方面的体系能力是很强的,我们要造一款失败的车几乎不可能,因为体系完整。我们每造一款车都有调研,到模型到实车,N多个过程都有海量的客户对每个细节进行打分,所以有如此的体系保障应运而生的逸达绝对符合消费者口味,无论是造型还是性价比。我相信这款车未来会成为自主品牌乃至合资品牌轿车的领军型车型。
汽车产经:逸达是基于方舟架构打造的产品,能介绍一下方舟架构吗??
潘欣欣:方舟架构是长安的一个全新的造车平台,集我们的底盘设计、车身、发动机、变速器等匹配调校,在燃油、电混方面实现兼容,实现几个要素的匹配。各个环节的匹配性更加突出,包括带来的燃油经济性和风阻、NVH,都会更加的优化,同时可以搭载电混。
汽车产经:这个平台电混车计划是怎样的?
潘欣欣:我们明年将会陆续推出一系列电混车型,UNI-V的iDD、CS55的iDD,逸达的iDD,全部iDD露出。?
汽车产经:算是长安的混动元年吗??
潘欣欣:至少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力点,前面也有车型,但是明年是混动的暴涨之年。?
汽车产经:长安有燃油车的推出计划表吗?
潘欣欣:燃油革命是大势所趋,这种趋势是渐进式的,国家也不允许从一种能源马上掉头到另外一种能源。从终端来说,包括整个行业,燃油车目前还是占比主流。
汽车产经:而且燃油车赚钱,电动车不赚钱。
潘欣欣:是的。燃油车相较于电池成本非常疯狂的电池来说,燃油车的获利情况更好,而且很多消费者对燃油车的消费热情比较高,所以长安未来也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保持电动化和燃油车的两条腿走路,无论是在销售还是产品开发上齐头并进,所以我们会有燃油车和混动。?
汽车产经:全方位布局。
潘欣欣:对。我们的目标是世界领头型企业,要让更多消费者用上你的产品就要更多的多样性产品。
汽车产经:您对今年长安乘用车的销量满意吗?
潘欣欣:我个人比较满意,因为我们面对疫情频发,缺芯少电,高温限电,对我们生产导致了一定影响,但是1-11月份,长安集团销售突破200万辆。自主品牌突破165万辆,实现了正增长。
汽车产经:今年11月份有人说是有史以来最难的一个月。长安感觉如何?
潘欣欣:从终端来说受到一些影响,我们大量的未交车订单还在。10月份,重庆和广州还有疫情,导致4S店关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实现了10月份不错的成绩,包括12月份,自主乘用车10万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汽车产经:您觉得为什么今年长安能在大盘不好的情况下卖得好?
潘欣欣:长安持续打造的以科技为本,以技术为本的路线很重要。长安不是做营销的,而是在研发方面坚持持久的投入。我们投入570亿,对于研发的投入高于其他的厂商。科技长安,智慧伙伴是我们企业的价值主张。包括在造型和新技术方面的突破,因为现在也是颜值即正义的时代。
汽车拼的是硬实力,所以在品质有保障,技术有创新,智能新能源方面破局的大背景下,长安整体势能保持得比较好。
汽车产经:您觉得消费需求的变化,近几年产品营销方式出现了哪些特别明显的变化?
潘欣欣: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分销和直营。
汽车产经:您觉得蔚小理的直营模式怎么样?
潘欣欣:任何一种模式没有绝对的不好,也没有绝对的好,只是基于本身企业的资源要素。比如说长安经过多年的发展,渠道网点几千家,我们的产品只要好,所有的客户能在最快的时间接收到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所以长安有这样的渠道基础,为什么抛弃它而不用,所以分销模式会继续保持。
新造车势力没有这个传统,所以能选择的最高效的模式就是直营。但她们还是有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在客户的直联上,所以我们保持分销的基础上也会在新能源方面学习和借鉴。因为长安是包容型的企业,我们既要固本也要扩新,什么都可以学,没有绝对的好和差,只有绝对的适合,符合趋势就好。
汽车产经:您刚才说长安明年将是混动车的爆发年,那渠道上会有相应的变化吗??
潘欣欣:是的。我们正在致力于打造长安智电iDD的专网,专门卖长安智电。?
汽车产经:会让现在的经销商开一批新店?
潘欣欣:长安在全国的4S店布局很广,100%的覆盖率。我们以前做产品规划会有A网、B网、UNI网,所以我们会重新组合,不会让经销商投入更多的资金建新的店。?
汽车产经:很现实的做法。
潘欣欣:是的,我们会做网络形态的变化,目的是让iDD客户群去到专业的iDD专网店接受更专业的iDD的服务。?
汽车产经:有没有针对卖混动车的销售人员的培训?
潘欣欣:有,我们正在启动全国经销商接近4万人,包括销售部的培训计划。计划正在启动,即将拉开序幕。
汽车产经:您对明年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潘欣欣:今年的话,新能源1-10月份突破600万辆,明年新能源的趋势保持增长势头,毕竟国家的政策在延续。购置税政策没有变的情况下,加上油价没有下来的情况下,买新能源也是趋势。因为油价也是杠杆。油价没有变化的话,新能源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但是明年从整个消费市场来说,受疫情的影响,明年汽车行业会有更多不确定性。
汽车产经:您觉得有哪些不确定性??
潘欣欣:缺芯会持续两年,疫情会逐渐好起来,但是疫情冲击下带来的消费力的问题有一定的影响或者是延迟反应。
汽车产经:您觉得会到几月份才能上来?
潘欣欣:不好说,会有影响,但是客观来讲,这几年的疫情,冲击力最大的是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但是对汽车行业的冲击是非常少的。
有些地区封了两个月,销量是受影响的,但放开了之后爆发性增长。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是刚需。加上汽车的动力革命和技术革新带来的需求,因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新一波的消费需求,新能源包括自动驾驶,给客户带来新的刺激。
我觉得有不确定性,但是汽车的刚需和新科技变化带来消费力的拉动还在,主要看拉动的博弈哪个更重。
长安汽车醒醒吧!营销盖过技术之日,便是车企走下坡路之时
时间刚刚迈进2023年,长安汽车集团便迫不及待地公布了2022年度的销量成绩单。值得关注的是,抛开整个集团在逆境之下微涨1.98%的数据表现不说,长安系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与长安系合资品牌的黯然失色,令二者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颇有几分“风水轮流转”的意味。
事实上,除了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长安铃木以外,如今的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均或多或少地展现出发展疲态,技术层面的“水土不服”和产品领域的“叫好不叫座”,成为掣肘销量的重要原因。相较而言,随着“蓝鲸动力”的发布,长安汽车树立起了自身的技术IP;而遍布全网的“花式营销”,则带来了洗脑式的宣传效果;再加上逐步扩充的CS系列和UNI序列,令长安汽车成为10-20万级家用车市场中很难被忽略的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安汽车的发展轨迹便是近几年自主品牌的时代缩影,通过持续夯实底层技术、优化品牌形象,实现抢占合资品牌的市场、达成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进而促进品牌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但是,面对铺天盖地的鲜花与掌声,长安汽车反而迷失了发展方向,质量、营销与服务层面的不断失守,最终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不小的隐患。
质量泡沫,轻轻一戳就会破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坐稳自主一线阵营,与“蓝鲸发动机”的诞生,尤其是长安CS75PLUS的爆红有着莫大的关系;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长安汽车给人一种稳定、耐用的品牌印象,由此带来的附加效应,更对其它车型产生了积极影响。
然而,回归到实际用车生活,长安CS75PLUS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省心。去年的十一国庆假期,本应是全家一起驾车出游的好时机,但一辆粤M牌照的长安CS75PLUS却身披白色横幅停在长安汽车4S店门前,其中“行驶几千公里发动机漏油”、“投诉无门”的大字颇为扎眼。选择在假期期间以这样一种“不太体面”方式维权的做法,即便只是听说,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辛酸。
可能有人觉得这只是个例,但当笔者打开《车质网》搜索引擎后,发现关于长安汽车“发动机漏油”的质量投诉并不少见,其中涉及的车型,不仅涵盖2020款、2021款,及2022款 第二代 长安CS75PLUS,还涉及到长安CS55PLUS、长安UNI-T等畅销车型。
更令人气愤的是,某位车主在投诉中称,当故障发生后,4S店销售不仅不以为耻,想着赶快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反倒说起“你就当中奖了”这样的风凉话,令车主心里雪上加霜。对技术的轻视、对消费者的蔑视,与长安汽车宣传的“科技长安·智慧伙伴”背道而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长安汽车布局轿车市场的另一款重磅产品,将于本月底上市的长安逸达以8.99万-11.09万元的预售价,被称作A+级家轿市场的“价格屠夫”。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2月份开展的媒体试驾活动期间,有媒体曝出疑似逸达前悬架右避震塔顶出现断裂的视频,为其上市之路增添不少未知数。当然,目前尚不能确定故障是人为因素还是设计缺陷,但长安汽车若为了销量走上“降价降质”的道路,则会对消费者的信任带来更严重的打击。
夸大营销,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近些年,“智能科技”成为汽车圈的高频词汇之一,不仅帮助新能源产品迅速拓展市场,还令传统的燃油车型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当然,科技配置的研发、搭载需要不菲的成本,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定位SUV旗舰的长安UNI-K是最好的“科技代言人”;不过,长安UNI-K在智能配置上的频频翻车,反而起到了负面效果。
2021年3月,长安UNI-K举行了一场名为“十平米发布会”的活动,身为长安汽车董事长的朱华荣化身“带货官”,亲自为长安UNI-K站台。期间,长安UNI-K展示了名为“APA6.0远程自动泊车”功能,即在车内无钥匙的情况下,由距离车辆19km外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实现遥控泊车,成为其核心“黑科技”之一。
然而,就当消费者再一次感叹“国产车站起来了”的时候,长安UNI-K却在2022年陷入了“销售欺诈”风波。据长安UNI-K 2.0T尊贵型/全轮驱动尊享型车主反映,其购买的车辆并不具备远程自动泊车功能,且本以为可通过后期OTA升级实现,但对比2023款车型后发现其缺少侧面雷达,因此很难实现。此外,还有L3级自动驾驶、灯光秀也是官方前期大力宣传,但首批车主并未享受到的功能。直到今年2月19日,尚有车主针对此问题对长安UNI-K发起投诉。
客观来说,全新技术的面世与落地,需要漫长、严谨的时间打磨,就拿L3级自动驾驶功能来说,就算技术允许,法规层面仍存在争议,长安汽车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但是,将没把握、没落实的功能广而告之,并诱导消费者购车,则是企业主观态度的问题了。况且,如果长安UNI-K的确无法满足车主需求,那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长安汽车为何迟迟没能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选择对车主“冷处理”呢?这样消极的态度,对得起董事长的信赖吗?
除了此前的“虚假宣传”以外,从今年年初开始,又有不少车主集中投诉长安UNI-K“车机系统长期未升级”的问题,以至于包括导航系统在内的许多功能无法使用。极为讽刺的是,长安UNI-K作为一款起售价高达14.59万元的中型SUV,上市之初已将OTA升级、车联网等高端功能设为全系标配;面对如今“货不对板”的情况,许多消费者都感受到了投诉无门的失望感、无力感与欺骗感。
结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获得如今的成就,与国内消费者的支持和力捧离不开关系,尤其是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很可能是顶着家人让买合资车的压力,最终坚定地选择了国产车。但就长安汽车如今的表现来看,颇有前几年合资车的样子,即仗着自身的口碑与光环加持,在“躺着挣钱”的路上一去不返。
无论何时,品质与用户都是车企不可触碰的底线,而长安汽车除了费劲心思研究营销策略、维护网络风评以外,更应该把好产品质量关,虚心聆听并诚心接纳消费者的建议。如果车企只顾着抬头卖车,而忘了低头搞技术,注定会迎来吃光老本的一天;当“吆喝声”盖过了“研讨声”,或许便正是车企走下坡路的开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转型重任,长安汽车如何“入局”再“破局”?
眼下,国内车市暗涌流动,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份额已经来到了49.9%,几乎占据市场份额的半数,这其中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又占据了约80%的份额。显然,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曾经合资车“一家独大”的时代正在远去,同时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又占领了市场主要地位。
燃油车占比重?
有这么一个自主品牌的表现显得有些格外抢眼,长安汽车去年以234.61万辆的总销量、1.98%的增幅完美收官2022年度,称其为自主品牌“一哥”毫不为过。
尽管去年在总销量上跑赢对手并拿下第一位,但回顾市场更关注的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和吉利等车企,相比之下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271240辆,同比增长150.06%,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1.56%。这对于长安汽车接下来的发展而言,如何提速并成功转型新能源仍是一个较大的困扰。
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长安汽车却未能延续上一年的销量势头。
2023年1月,长安汽车总销量为171,805辆,同比减少38.03%。随后的2月份,共销售新车191,007辆,同比去年2月增长38.27%。今年2月看似销量有所回暖,但是今年春节假期是在一月份,而去年却是在2月份。
如果将今年前两个月销量放在一起看,那么长安汽车集团的累计销量为362,812辆,同比去年同期实际减少了12.66%,其中自主品牌板块销量为309,424辆,同比减少7.55%。可见,长安汽车开年不利,这背后究竟是市场因素?还是自身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新能源进度慢?
回顾新能源领域,其实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发布新能源战略规划后,长安汽车便响应号召,推出了纯电动及混动车型。
时间来到2009年12月,奔奔MINI EV成为长安汽车国内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随后,长安汽车又陆陆续续推出了E30纯电车、逸动纯电动、欧诺纯电动、长安奔奔MINI等多款车型。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逐步崛起,长安汽车在2017年2月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在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的同时,还向外界宣布未来将新能源汽车1000亿元资金,并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综合数据来看,尽管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不少,并且推出了多个子品牌及车型,但市场反响并不尽人意,这是否意味着其在新能源领域成功经验的缺失呢?
最近,长安汽车智电之夜第二弹开启,同时带来了多款智电iDD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就包括第三代CS75PLUS 智电iDD。作为长安汽车的当家花旦,长安CS75 PLUS在去年为品牌贡献了近20万辆的市场份额。
换一句话说,长安品牌对CS系列有着一定依赖性。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长安CS75销量为21620辆,同比下滑32.7%;长安CS55销量为13020辆,同比下滑达到56.4%;逸动PLUS销量为10519,同比下滑51.93%,这也间接影响到了近期长安自主品牌的整体表现。
发力混动市场?
目前,长安汽车推出了长安欧尚、长安新能源、长安深蓝等新能源品牌。
过去的2月份,长安累计仅卖出19,106辆新能源车,仅排在总榜单的第六位,而主打低端入门市场的Lumin糯玉米,当月销量为9,105辆,贡献了主要销量。
根据此前的规划,到2025年长安品牌新能源销量达105万辆,到2030年则要达到210万辆,占比达到60%。
回顾2022年长安共销售187.46万辆车,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27.12万,占比为14.5%。以目前的趋势看,燃油车在长安汽车的销量板块占比仍然较大。
如今,距离2025年不到三年时间,如要完成105万辆的新能源销量目标,可见难道系数之大。
不仅如此,伴随着近期掀起的“购车狂潮”,以及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市体量,在这一波热度提去之后,如何保持销量的稳步增长也是关键。显然,长安现阶段还无法放弃庞大的燃油车市场。
对于这样的目标,在目前现有燃油车市场庞大的基数下,发展插电混动成为了长安汽车的主要战略,如何更好的从燃油市场过渡至混动市场再到纯电动市场,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电动EV: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针对长安汽车推出的智电iDD技术,这仅仅是迈向混动市场的一块敲门砖。如果抛开技术难点,还有产品体验、价格等一系列的消费痛点,这背后还需要车企在战略、技术、品牌等多维度发力。
伴随着2023年的开局,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留给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探索的机会,以及市场份额正逐渐压缩,面对多重压力长安汽车又能否再掀起波澜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