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安汽车有什么缺点?

2.官方售价7.29万-10.39万元,逸动PLUS能够重回月销万辆吗?

3.外媒眼中“最好看的中国SUV”,为什么会是这台车?

4.CS35 Plus长安汽车外循环是那个键?

5.长安汽车油电混合有几款

长安汽车有什么缺点?

长安汽车2018款新车_长安轿车18款

缺点见下面:

颜值并不算高,整个车身看起来略显臃肿,虽然车辆也融入了不少潮流元素,但整车从视觉上看依旧更符合中年人的气质。长安的自动挡车型匹配了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顿挫几乎成为了双离合变速箱的代名词,长安不仅在低速行驶、急加速的时候换挡顿挫明显,而且急加速时还存在升挡延迟的问题。

官方售价7.29万-10.39万元,逸动PLUS能够重回月销万辆吗?

撰文?|?张传宇?编辑?|?老司机

逸动于我,有着比较特殊的情缘。

大学时因为学习汽车专业的关系,时常会被亲戚朋友咨询一些买车用车的问题。记得2012年就有2位亲戚向我询问购买家用轿车的建议。

彼时,国内SUV的消费大潮尚未兴起,轿车仍然是很多消费者购车的第一选择。

在1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内,比亚迪F3曾以一己之力,撑起了10年代的自主品牌荣光;而北京现代伊兰特,凭借着相对够硬的合资品牌号召力,成为诸多车主购车时更高价位的选择。

逆市场主流而行,我给两位亲戚提供了一样的购买建议——长安逸动。这,也是我与长安逸动的第一次结缘。

时隔8年后,我以媒体记者的身份,与逸动再次相遇。2020年3月27日,逸动PLUS正式上市,官方售价7.29万-10.39万元。

此时,我已不再年少,逸动也已升级为PLUS。车和人一样,随着时间的流动,都在不断进步和改变。

那么,逸动的这一次PLUS升级,能否延续过往的辉煌?又能否支撑长安汽车“轿车+SUV”并线发展的野心?

不是换代的改款

逸动诞生的故事,还要追溯到12年前。

2008年12月,长安汽车决定面向中国主流家用消费群体,开发一款主流家用轿车——逸动。201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第一代逸动正式发布;2012年3月27日,长安逸动上市。

彼时,相对空白的10万元级家轿市场中,逸动算得上是一个优等生。

出众的外观设计、不错的内部空间、七八万元的起步价格,加上长安不错的品牌力,构成了当年我推荐亲戚买这款车的几个理由。

事实上,与我想法一致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数据显示,逸动曾连续27个月位居细分市场销量第一;而且上市8年以来,逸动系列累计销量突破一百万辆。

这样的成绩,对于长期由合资车把持的家用轿车市场,有着不可小觑的冲击力。

2018年,第二代逸动上市,在保留1.6L发动机的同时,用1.4T蓝鲸发动机取代了之前的1.5T发动机,传动系统也换成了长安自主研发的7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并且顺应潮流增加了智能车联系统。

然而,积极换代的逸动却生不逢时,赶上了国内风起云涌的SUV消费浪潮。彼时,诸多自主品牌都因SUV而再次复活,10万元家轿仿佛也成为了市场上的边缘产品,被首度购车的年轻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第二代逸动未能延续第一代月销万辆以上的销量成绩,滑落到了月销五千辆左右的区间。而且,进入到2019年后,由于整体车市的下行,又导致轿车市场遭遇相比SUV更大的下滑速度,逸动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两代车型,从细分市场的主导者,到细分市场的边缘看客,逸动只用了短短7年。这样的境遇,或许用“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因此,无论从销量数据方面,还是从长安的轿车策略方面,逸动都必须要做出改变。于是,逸动PLUS来了。

长安选择3月27日作为逸动PLUS的上市发布日,背后有着特殊的寓意。这一天,既是逸动车型的诞生日,也是2018年第二代逸动的上市日。

为了贴合这样的特殊设定,长安在逸动PLUS的上市会上,特意将2年前在第二代逸动发布会上的表演嘉宾请到现场,再次助演。这样的小心思,一方面是想要延续逸动在轿车战略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好运气;另一方面也在向市场说明,即使车型PLUS了,它依旧还是逸动的家族成员。

此外,官方还特意强调,逸动PLUS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发展到第三代的中国品牌轿车车型。只是,这样的宣传话术,未免有些偏离事实。

从2018年到现在,2年左右的时间,对于单一车型而言显然还远远算不上一个代际的更迭,顶多就是完成一个中期改款的工作。

事实上,自主品牌向来有借“换代”来升级产品力的先例。例如,此前江淮瑞风S3以“2年换3代”的迅猛速度,刷新了行业和消费者的认知,但是,仍然不能挽回急转直下的销量颓势。

同样道理,即使长安方面刻意为逸动PLUS准备了相应的新车造势活动,但想要拿“改款充当换代”这种相对不实的话术跃升来刷新消费者对产品的代际印象,显然还远远不够。

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合理的解释,那就是长安在轿车市场的打法变了。

老少同堂的市场切割策略?

从产品命名上来看,逸动PLUS的说法着实讨巧。很多人看到逸动PLUS的名字,恐怕都会以为它是逸动的升级版,但实际上,逸动PLUS更像是逸动的改款车型。

毕竟,除了前脸、尾部和内饰的设计不同之外,它基本的机械结构和逸动没有任何区别,包括车身尺寸也仅仅比逸动长了20mm而已,官方指导价格也相差无几。

更为重要的是,现款长安逸动也会继续在售,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你去长安4S店看车,会同时看到逸动和逸动PLUS这两款车型。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逸动PLUS的定位显然就更为灵活,市场目标也更加多样化。

一方面,作为逸动家族的改款车型,需要做出产品力的升级;另一方面,又想与现款车型做出差异化的尝试,从而组成“高半级的双车策略”,覆盖更广的用户群,同时,实现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切割,类似于吉利帝豪与帝豪GL的关系。

从具体的产品设定方面,我们也可以窥探到逸动PLUS的这一使命。

比如,逸动PLUS首次引入了双格栅设计,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前脸。横向格栅被称作“高光层云”,适合更多普通家庭;点状格栅被称作“鲸星海”,充满运动气息,红色“S”徽标则表明了其运动版的身份。

又譬如,逸动PLUS配置了停走式全速自适应巡航功能,可以跟随前车停车、起步,可从静止激活,可智能加速减速;同时,新车还首次搭载了全景天窗,全系搭载PM0.1滤净卫士,可高效过滤直径≥0.1?m颗粒物。

由此可见,在延续内饰设计、动力配置的基础上,逸动PLUS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外观、智能和科技配置供消费者选择。而这些也是逸动PLUS与现款车型做出区分的重要产品点。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长安汽车方面是这样理解消费者的: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对于一款轿车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他们希望这台车足够好看,一见倾心;他们希望这台车动力不仅仅够用,偶尔还可以撒个野,满足一下他们小小的放纵心;他们也希望这台车有一颗智慧的心,能够拥有更多的科技和智能。

逸动PLUS的定位策略,也正是长安在SUV市场所采取的产品策略——差异化升级和较对手高半级的错位竞争。

不难推测,在SUV产品越推越多,轿车产品却日渐凋零的形势下,长安终于反应过来,将PLUS的产品升级方式引入到轿车领域。只是,相比吉利帝豪早早启动的GL升级和衍生方式,长安已慢了一拍。

因此,对于逸动PLUS而言,利用价格的后发优势,来弥补产品升级的时间差,就成了必要的打法。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逸动PLUS的起售价,相比朗逸、卡罗拉等合资竞品,有至少2万元的价格优势;即使与帝豪GL等自主品牌相比,逸动PLUS的起售价也同样便宜5千元。

综合来看,逸动PLUS的定位十分明确,对内要与逸动DT、逸动形成长安A级轿车的三大支柱;对外以“同等价格配置更高、同等配置价格更低”、“加配不加价”的策略,弥补迟到的产品节点,从而抗衡合资和自主品牌对长安轿车市场的分流。

好消息是,这款新车自3月6日开启预售以来,短短16天就订单破万,20天内累计订单达到11,559辆。

坏消息是,长安的正面对手吉利,已经在A级轿车市场布下远景、帝豪、帝豪GL、缤瑞4款车型,在传统的家用车之外,已经以缤瑞为先锋,布局个性化家轿的新产品序列。

而反观长安的轿车阵线,逸动的销量基础,似乎还无法撑起逸动PLUS更大的市场野心,更遑论新的产品序列为B级轿车输血了。

在路由社看来,逸动PLUS只能算得上是长安轿车阵线的一次“醒悟之作”,还谈不上对产品型谱的颠覆性重塑。这一波花式操作当中,或许还隐藏着长安在轿车市场“借换代之名,行改款之实”的无奈。

进一步说,时移势易,如果长安想要找回那些年“轿车+SUV双线“并进的美好记忆,仅靠一款逸动PLUS显然还远远不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外媒眼中“最好看的中国SUV”,为什么会是这台车?

在家族化设计语言的形成道路上,几家头部本土车企中长安曾经是走得最“艰难”的一个。但是当长安汽车从2017年开始,终于要下决心把这件事情做好时,一系列新车的发布让长安的家族化设计语言有了质的变化,但长安汽车似乎并不满足于此。一款全新命名体系的UNI-T,让长安汽车本就丰满的紧凑型SUV阵容再添一员。这款设计颇为大胆的SUV,缘何而生,又为何而来?

设计是品牌最好的翻译官,对于工程技术复杂、知识门槛较高的汽车而言,设计更是多数消费者选购最直接的参考因素。

在2017年之前,长安汽车在设计方面并没有很高的辨识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旗下产品之间在设计上没有产生足够的关联。每一款产品,都像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团队独立完成,相互没有沟通,更没有一个“纲领”去指导设计的方向。

家族设计并不等同于套娃,但是没有家族设计,却无法让品牌在最能让人感知的设计层面讲出连贯的故事。

在设计上走了弯路的长安汽车,以2017年“极流”、“御岳”两款概念车的发布为标志,终于下决心要树立具有统一符号特征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尽管当时舆论对那个与某豪华品牌相似的前脸有所争议,不过时至今日,经过若干新车的不断优化,长安汽车的新家族风格已经得到了认同。

这其中最重要一款新车就是去年9月上市的CS75PLUS。这款充分体现长安汽车全新设计理念的车型,不仅帮助CS75车系在2019年终重登国内SUV销量TOP?10,更拉动长安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提升了2,000元,对长安汽车的设计团队也是极大的肯定与鼓舞。

此时,UNI-T这款全新命名体系SUV的推出,也就有迹可循。在《童济仁汽车评论》看来,UNI-T的推出承担着两大“探索”任务:

1.?以“过度设计”探索未来的汽车设计方向;

2.?以“全新体系”探索高端品牌的可能。

这意味着长安汽车从2018年开启的“第三次创业”,可能以UNI-T的推出为标志,进入了新阶段。

什么是UNI-T?

长安汽车对UNI-T的前期传播中,使用了一系列极具抽象科幻感的素材与文笔进行预热,最终呈现出一个设计语言颇为夸张,与长安汽车现售车型风格迥异的全新SUV。长安官方对命名释义为:“UNI”除了是对宇宙的不断探索之外,更是保持了个体的独特性;“T”代表的是有极客精神的T型青年。

车如其名,UNI-T前卫的造型是对长安汽车新家族设计语言的进一步放大。大到夸张的倒梯形中网霸道地占据了前脸绝大部分面积,细长条“倒NIKE”状LED日行灯与撞色雾灯框饰条相连,自上而下构成“Z”字造型,酷似迈凯伦超跑。加上双色车顶、coupe轿跑般的C柱线条、隐藏式门把手、双边共四出排气,个性出挑的外形已足够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此前外媒的报道中,也毫不掩饰地对UNI-T用了“Best-Looking”的形容。

而且,迄今为止,长安汽车并未对UNI-T有过多涉及到平台、尺寸、动力、科技等的传播。这样的造型与传播思路,也让UNI-T的定位非常明确,其目标消费群体直指新生代中有个性、有思想的一群年轻人。

这是一种建立在已有基础上的大胆尝试,也是在CS系列站稳市场之后,长安汽车对于未来新流行趋势的一次探索。当这一级别车型在技术层面已产生高度同质化之时,设计上的差异化能够在潜在消费者中形成较强感知,成为扩大用户来源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品牌上升与外延的必要条件之一。

以一款全新车型36-48个月的研发周期推算,UNI-T的立项时间应该是2015-2016年。2014-2016年,长安汽车连续三年拿下本土品牌销量冠军,也正是在那时,长安汽车内部诞生了很多新的发展思路,这其中一定有对未来年轻群体喜好的探索,也一定有对品牌向上的憧憬。如今的UNI-T就是将当时的思路落地的产物。

长安再次尝试新高端品牌?

与家族设计语言的形成过程中的“纠结”类似,长安汽车在高端化的道路上也几经反复。

早在2015年,长安汽车就打算投入一个独立的高端品牌,但在评估之后最终没有执行,转而选择在现有长安品牌之上推出高端化车型的方式。不过,CS95等长安高端车型并没有达到预期,也让长安重新思考品牌向上的路径。2018年,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公开表示,正在进行全新高端品牌的战略规划,但是后来一直没有实质性消息,直至这款UNI-T的出现。

全新的造型风格、极具系列感的全新命名体系,都会让人产生“这会不会是长安全新高端品牌首款车型”的遐想。但是从UNI-T仍然悬挂长安logo来看,至少在目前,长安汽车仍然没有下定决心打造全新品牌,而是将其作为独立的产品序列。但是,如果UNI-T作为探索性质的车型,未来能够在消费认可和销量上达到预期,相信会对长安汽车内部打造高端品牌的争论结果产生关键影响。

换言之,如果UNI-T的市场反响良好,“UNI”将很有可能从长安品牌的一个产品序列升级为一个独立的品牌。

但眼下,当独立品牌尚未有明确消息时,这款长安UNI-T最主要的任务是升华长安的品牌调性,用设计能力溢出的展示,把握未来5-10年的新购车主力群体,为长安品牌创造出新的消费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长安UNI-T与吉利icon有相似的使命。即以设计切入,通过对新趋势的引领,跳开单纯依靠性价比赢得用户的怪圈,也跳出与合资品牌“不对称竞争”的桎梏,实现市场突围。

品牌传播与消费人群的错位?

这是所有本土车企在品牌上升与外延之时会遇到的共性问题。

能理解UNI-T一系列传播思路的前卫人群,和UNI-T未来真正的潜在购买人群,是否会产生错位?

如果以长安汽车目前的市场基盘来看,这样的错位客观存在,而UNI-T的拓新之路势必也不会一马平川。但当下CS系列的市场基础,尤其是CS75PLUS在去年上市之后的出色表现,让长安汽车看到了在“适度高价区间”里卖好产品的希望。此时,在长安汽车看来,他们有资本、有空间去探索,甚至去试错。

所以,长安汽车希望UNI-T能够凭借产品实力,去说服“有个性、有思想”的年轻人放弃合资品牌车型。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品牌的沉淀,从过往实例看也一定是盘旋上升的过程。

此前,领克曾作为这个领域的先行者进行了探索,在UNI-T的前期用户调研中,领克车主也是重点的调研对象。同样是走个性化路线,同样是直面合资品牌,同样拥有良好的三大件与科技水平,但自2017年底领克首款车型上市以来,过去的三年同样也是领克在曲折中不断调整与优化的三年。

今天的UNI-T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样一个完全不同于现行产品思路的新系列,如何去吸引现有用户基盘以外的新用户?那群用户是谁,在哪里?特征与喜好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仅靠UNI-T的产品力,更是要靠区别以往的营销思路、传播方式、终端渠道落实。

当然,长安汽车已经开始有所尝试。2018年CWG中国电子竞技冠军赛的主办方就是长安,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绝地求生这些年轻人专属的名词第一次和长安绑在了一起,中国有嘻哈、欢乐中国人、这就是灌篮等综艺节目同样出现了长安汽车的身影。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长安汽车需要做的仍然还有更多。

写在最后

当合资品牌已经完全抛开价格与定位的束缚,放下身段进军本土品牌优势市场时,所有头部本土品牌也将“不得不”与合资品牌正面交锋。在长安汽车看来,这甚至将决定自身“生死存亡”。

但在必然发生的格局变化面前,长安汽车也在寄希望于通过影响新生代用户的消费取向,在已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这也是在2019年SUV销量占比72%的长安汽车,继续在SUV领域持续深化与挖潜的重要原因。

而UNI-T,就是长安汽车面向未来,探索设计新趋势与品牌高端化发展的关键棋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S35 Plus长安汽车外循环是那个键?

以下内容适用于长安2018款CS35PLUS。

控制面板视图及操作

D.车外循环

按压按键后指示灯点亮,车外新鲜空气进入车内循环。

E.车内循环

按压按键后指示灯点亮,空气在乘客舱内循环。再次按压按键后指示灯熄灭,车外新鲜空气进入车内循环。

要注意的是:

为保证车内空气清新度,不使用空调时尽量使用车外循环模式。

使用车外循环模式,若将温度调节至红色位置,出热风;若将温度调节至蓝色位置,出自然风。在不太冷时可设置车外循环、脚部位置模式来足部取暖。

车外循环时外界异味会更容易进入车内,在粉尘较大、空气质量较差地带建议切换为车内循环。

特别要注意的是:

长期车内循环会导致车内空气混浊和氧气浓度太低,应适当开窗通风。

长安汽车油电混合有几款

长安汽车在售的油电混合车型只有一款,是长安UNI-K 智电iDD。

长安UNI-K iDD首先拥有的就是颜值吸引力。新车在设计层面,延续了燃油车型的前脸造型,采用狭长的灯组造型和独有的无边界格栅样式,还有灵感来源于鲨鱼鼻姿态的车头造型。酷似星际战舰的悬浮式卫星环绕式的前大灯组为全LED光源,更加具有超前的未来科技感。

转向灯采用时下流行的流水式动态效果,底部的LED日间行车造型好似一把短剑。为了展示新车独特的插电混动身份,长安为其定制了专属的森海蓝涂装配色。

打开隐藏式门把手,映入眼帘的就是长安UNI-K iDD独特的森海蓝与灰色的内饰设计,整体流露出科技感、典雅范。同时,新车采用双D型方向盘,370×327mm直径设计,照顾了女性司机的驾驶习惯,方向盘两侧布置了常用的多功能按键,左侧可以设定、调整驾驶辅助相关,右侧是常规的仪表和娱乐功能操作。

长安汽车简介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2018年4月,长安汽车正式对外发布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目标,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