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蓄势赋能回弹三个关键词长安汽车逆势增长的物理学定律|汽势

2.中国四大汽车集团的发展规划

3.对话杨大勇:长安新能源2025目标30万辆

蓄势赋能回弹三个关键词长安汽车逆势增长的物理学定律|汽势

长安汽车 新能源汽车概念_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占比是多少

汽势Auto-First|张驰

物理学的势能 是指存储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由于位置或位形而形成。企业亦如此。

积蓄多重发展势能的长安汽车就这样。

2022年受疫情不确定性、缺芯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大量想买长安汽车的消费者未能如愿,这是其一。

多年来长安汽车巩固A级车市场基盘,燃油车持续进化,新技术密集布局,新能源转型有序推进,体系能力日臻成熟,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这是其二。

逆势增长

一季度,汽车行业进入促销政策切换期,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造成去年底提前消费,相关接续政策尚不明朗,年初以来的新能源降价及3月以来的促销有对终端市场产生波动,汽车行业运行总体面临较大压力。

势能加压力,必然带来回弹。

在这样并不利好的市场环境下,长安汽车逆势回暖。

3月长安汽车集团销售244996辆,环比增长28.3%,整体增长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209052辆,环比增长28.1%,问鼎中国品牌3月销量冠军。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153718辆,环比增长30.7%;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3月销量突破3.5万辆,同比大增118.6%,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自主品牌海外市场3月销量23803辆,表现依旧亮眼。

具体来看,深蓝SL03销量一路飙升,3月交付8568辆,Lumin3月销量达11298辆。经典序列表现也十分抢眼,CS家族3月销量突破4万辆大关,达到44941辆。UNI序列3月销量30935辆,轿车系列24185辆。

单一车型方面,CS75系列和UNI-V系列销量均突破2万辆,CS75、CS55、UNI-V、Lumin、逸动、逸达六款车型领跑各自细分市场,销量纷纷破万。

一季度,长安汽车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双线向好,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突破8万辆。电动电气化及经典序列成绩亮眼,其中,智电iDD系列突破1.5万辆。经典系列持续发力,冠军CS系列突破11.5万辆,UNI序列突破8万辆,轿车系列突破5.5万辆,实现2023年“开门红”。

厚积薄发

长安汽车的“开门红”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日积月累的水到渠成。尽管外部因素压力重重,但技术、产品布局、体系能力多重内部因素的积累,让长安汽车愈挫愈勇,2023年“开门红”既是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企业也是行业给予长安的礼赞。

技术层面,新能源领域香格里拉、智能化方面北斗天枢的自研和生态布局,长安均渐入佳境、稳稳驶向了主赛道。

产品布局方面,长安汽车自主板块羽翼日渐丰满,新能源转型路径愈发清晰。长安汽车旗下长安品牌,除了V标、UNI、欧尚三个产品序列外,新近增加了OX序列,此外长安汽车还拥有深蓝汽车、阿维塔和凯程汽车。

OX序列是经典序列新能源化的承接者,是“长安”主品牌向电动化转型的全新探索。OX序列将增加主流EV布局,最大化扩展规模,提升“长安”主品牌价值,全力抢占新赛道。将优选投资主体,在现有渠道基础上开辟专区,实现地级市、核心商圈全覆盖。2025年前,将推出5款全新产品,销量突破80万辆。

技术和产品布局有全局的战略准备也有局部的灵活应对。

如果说传统燃油车品牌近乎固化,层级很难实现跃迁,那么新能源显然要靠技术和市场接受度说话。从纯电到氢能源皆有深厚布局的长安汽车,在插电混动领域也顺势而为。

?2022年纯电、插电混动销量比是3.5:1,2023年一季度这一数值已变为2.7:1,新能源市场正呈现纯电和插电混动的二元化,而且插电混动与纯电的份额差距正快速缩小。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插电混动的强弱将成为重要分水岭。2023年,长安汽车践行电动电气化转型的又一款重量级新能源动力技术——智电iDD发布,随后通过“智电之夜”大型活动,集结推出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第三代CS75 PLUS 智电iDD、欧尚Z6 智电iDD等明星产品,广受市场青睐。

1-3月智电iDD系列销量突破1.5万辆,并拉动UNI序列销量快速增长。同时,智电iDD也展现了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储备。今年,长安将实现全数经典油车的“智电iDD”化,以保持一如既往的竞争力。

插电混动技术,自主品牌通过电机布置、变速箱搭配、油电串并联等的不同组合,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创性局面。长安iDD插电混合动力采用的是P2单电机模式,匹配6档三离合变速器,在动力表现方面优势明显。据了解,目前长安方面也在开发P1、P3电机布局的插电混合动力系统,预计很快实现搭载,届时将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除了技术和产品布局,长安汽车的逆势增长也源于其体系能力的日臻完善。无论是营销体系、管理体系还是企业社会责任能力等方面均渐入佳境,为长安汽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势能。

目标高远

蓝图已经绘就、基础已经夯实、东风已经渐起,一个不一样的长安汽车,已经在嘉陵江畔向更远的目标扬帆起航。

?在今年1月举行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透露,到2025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3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35%,海外销售占比15%;到2030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4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60%以上,海外销售占比30%。

?以长安科技为中心,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累计投入超1500亿元,构建超过10000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加速提升科技实力。

汽势观:系统势能是长安竞争力、护城河

有定力、最大化减少浮躁,既有自己既定节奏,又能灵活适时而变,长安汽车一季度的开门红早已写在几年前甚至更长时间的战略选择中。开门红很重要,但实现这一结果的过程更重要。长安汽车的发展遵循着最普世的规律,没有什么秘籍,但多领域、多维度形成的系统势能,又是很多车企学不来的,这就是企业的竞争力、护城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中国四大汽车集团的发展规划

中国一汽:

投资额:“十二五”规划投资98亿元,获科技部“863”计划最新项目的7.2亿元研发经费。

投资落实情况:中国一汽发布“蓝途战略”,计划推出13款乘用车和3款商用车共计16款新能源车。一汽还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将以强混客车、强混中高级及以上轿车、插电式中级轿车和纯电动经济型轿车为主打商品,重点突破包括动力电机、机电耦合、动力电池、整车控制以及必须电子化的关键零部件等60项核心技术。

研发部门:一汽技术中心下设的电动汽车研发部。

中国长安:

投资额:100亿元。据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介绍,该集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是“十年三步走”:到2012年将在新能源汽车上重点投资10亿元,全力推动纯电驱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达到20%;到2015年,实现综合实力基本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到2020年将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达到30%,超过100万辆。

投资落实情况:长安汽车已掌握了整车系统集成和标定匹配、一体化专用发动机设计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获得纯电动、PLUG-IN、混合动力技术专利14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在混合动力领域,长安汽车已掌握中度混合动力的关键技术及控制策略,基本突破重度混合动力技术难关,成功绕开丰田的技术壁垒和标准封锁。长安汽车集团A股增发计划是长安实现产业升级,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期步骤。在未来几年内,长安将陆续投入10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坚持按照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头并进的模式,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和自主研发产品的战略升级。

研发部门:长安集团下设的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

东风集团:

投资额:30亿元

投资落实情况:未来5年,东风将投入30亿元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预计2012年、2013年有产品面世,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到2015年,东风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具备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条件并形成5万辆的产销规模。

研发部门:东风集团下设的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集团:

投资额:120亿元

投资落实情况:从2010年开始,上汽集团累计投入孵化费用7.9亿元。2010年,荣威750中混项目按计划投放市场,顺利达到20%节油率的挑战目标;荣威550插电强混项目已完成整车安全性能验证和碰撞试验,进入功能样车试制阶段;2012年,荣威550插电式强混轿车将上市。

纯电动小车项目已进入模拟样车开发阶段;上汽自行开发的荣威350EV样车、E1和荣威350V2G纯电动概念车还分别参加了世界电动车大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展演。同时,在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上,电池系统的合资公司已承接起上汽插电强混项目和电动车项目的部分开发工作;新能源汽车电机研发合作项目也已正式签约,集成式起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去年年底,上汽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已实现批量投产,产品节油率可达20%。

研发部门: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

对话杨大勇:长安新能源2025目标30万辆

[汽车之家?行业]?作为最早喊出“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的中国车企,长安在新能源领域的举措备受关注。近日在2020世界新能源大会期间,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大勇与汽车之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对新能源市场未来的广阔前景和销量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基于对未来十年市场变化的预判,长安新能源规划了新的技术平台、产品及高端品牌,电动化路径也愈发清晰。

私人消费将迎来增长期

目前高端新能源产品和低端代步电动车“两头大”的情况突出,以8月为例,2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34%,而售价位于5万元以下区间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0.01%提升到10%。与此同时,主流消费群体所在的紧凑型市场还未有效启动,这部分消费者仍然持有浓厚的观望态度,8月份10-20万元区间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7%,远低于传统燃油车领域该价位段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这意味着,紧凑型市场的打开非常关键,同时也有很大增长空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无论新能源领域还是整个车市都出现了大幅的同比下降。到了下半年,随着疫情的阶段性控制,车市产销量在逐步恢复。杨大勇指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结构也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中,真正的私人消费占比仅有两三成,大部分产销量都依靠出租、网约车等公共领域消化。杨大勇判断,营运市场受疫情冲击严重,今年下半年开始,私人占比将大幅提升,预计至少增加一倍以上。

“下半年的变化应该不叫反弹,而是有反转的意味,新能源汽车在个人市场的发展从此会开启一个新的增长期。”杨大勇认为,转折点的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

首先是消费者观念的变化,用户过去对新能源汽车的顾虑非常多。根据长安新能源的调查,在推动主流消费群体“弃油从电”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六大核心痛点:售价高、续航焦虑、充电难、安全担忧、残值低、体验差。随着技术的进步,部分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另外在车型的更新迭代上,一些全新的、体验非常好的高端产品,也陆续投放到市场,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未来十年技术路线变迁

据杨大勇介绍,目前长安新能源的市场路线是先满足公共领域的需求,提供高质量、高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再逐步向私人领域扩展。从近几年长安新能源的产品结构来看,一方面是满足网约营运市场的需要,主打产品有逸动系列。另外一方面是满足农村市场需要,例如最新推出的奔奔E-star,在新能源下乡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长安新能源换电站示范运营』

为了满足营运市场的配图基础设施需求,长安新能源还尝试了换电模式。今年9月,长安新能源换电站首站在重庆落成,进入示范运营阶段。基于长安新能源EV460改造的换电车,30秒即可完成换电过程。据杨大勇介绍,换电项目被称为长安“1+1工程”,第一个代表了营运领域对换电的要求,速度更快、节约更多的时间。长安新能源与奥动合作,主要是对出租车、网约车市场在城市中心做换电布局,能发挥换电模式70%的作用。还有30%是针对私人换电需求,主要基于长途旅行需要,节约路上时间。另外一个“1”将在长途出行的高速路上布局换电站。

当营运领域的换电模式成熟后,长安新能源将推出个人版的换电计划,随着下一代产品研发陆续推出,最早估计会在2022-2023年问世。

到2023年左右,预计随着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技术的完善、成本的降低,电车和油车的价差会控制在20%以内的。杨大勇认为,会有相当一部分油车的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消费。这个阶段,长安新能源将会开始投放针对个人消费的主流产品,以每年一款新车的进度,实现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型SUV等车型的逐步覆盖。

“消费者从燃油转向电动这个过程中跨越的鸿沟很大,除了上述六大核心痛点,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都在阻碍消费者选择电动车。因此在推广的不同阶段,需要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来进行解决。”

近期大众和理想汽车之间因对增程式路线的不同看法而引起隔空争议,在杨大勇看来,不必非要证明哪个技术路线更好。能适应市场的、能让消费者觉得满意的,就是适合的产品。因此,长安新能源的产品会寻求多种技术路线融合,现阶段更倾向于用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车型,给“油转电”的距离之间架起一个桥梁。预计在2023-2027的五年时间内,插电式混动产品销量会有较大增长。

中长期的技术路线来看,2027年以后纯电动产品会重新主导市场。尤其到了2030年,固态电池将产业化运用,彻底解决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问题。同时,燃料电池车也会走向成熟,燃料电池+电动的混合路线或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长安新能源也会按照这个判断节奏来布局产品。

新平台和高端品牌已在弦上

目前长安新能源的产品主要是基于传统燃油车平台改造,竞争力并不突出。杨大勇表示,从长远考量,长安新能源需要打造更新一代的产品,用全新的平台、全新的技术,把智能化和电动化进行融合,才能满足消费者对未来产品的需要。

据他介绍,最早在2022年,以纯电为主、兼容多种技术路线的新平台将面世,首款产品将会采用全新设立的高端品牌,新品牌由长安蔚来和长安新能源团队联手打造,长安新能源提供三电技术支撑,未来也会引入新的投资者,在设计、智能化方面形成独特优势。2022下半年的时候,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主流中型车产品会亮相,年底推出小型车。

在长安全新产品投放及品牌向上的双重任务线上,各个关键节点与外资品牌大举进攻新能源的时间线交叉,挑战的压力可想而知。杨大勇信心依旧:“跨国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储备不如过去在传统领域强势,相反,中国品牌积累了一定先发优势。例如在核心的动力电池领域,国内已经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在智能网联网方面,中国品牌的车机系统、智能化座舱体验也优于外资品牌。”

『长安自动驾驶车路试』

长安已经掌握了两张关键底牌。一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提前布局,2016年完成从重庆到北京2000公里的无人驾驶路试,2019年L4级自动驾驶车投入示范运营,2020年9月上市的UNI-T具备L3级技术。另外,长安和腾讯组建了合资公司梧桐科技,联手打造TINNOVE?OS汽车智能系统,在智能座舱领域也有所突破。

对长安来说,品牌化运作是一大挑战,即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呈现出一个高端品牌的调性和理念。中国品牌中,蔚来汽车已经走出了高端之路,产品售价卖到四十多万。作为蔚来的战略伙伴,长安对蔚来的经验和模式有所了解。杨大勇表示,长安也会参考其中一些好的做法,不断推高品牌价值。

2025年争取实现30万辆产销

今年1-7月,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50万辆,较中国多了1.4万辆,引起了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杨大勇分析了两大原因。一是欧洲市场目前的补贴力度非常大,中国在退坡的同时,欧洲在维持补贴。在这种强效政策的刺激下,份额超越中国也在情理之中。但补贴不可能永远持续,当补贴退坡时就会面临转型期,届时中国已经完成政策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型,依旧会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最大份额。

第二个方面,欧洲新能源的主攻方向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因为长距离驾驶的场景和需求更多。但中国以纯电技术路线为主,当欧洲的新能源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冲击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程度有限。但长期来说,中国品牌仍需继续努力。在这一轮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中国车企一定会在全球高端品牌的领域会占有一席之地。

受上半年疫情影响,杨大勇认为,2020年新能源市场规模不会超过100万辆。从2021年开始,随着这一轮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后,会有较好的增长。未来3-5年,年复合增长率应该会超过20%。

长安新能源预计今年的销量和去年持平,接近3万辆。预计2022年以后,随着新一代产品投放市场,销量还会逐渐提升。到2025年争取实现30万辆产销。从3万到30万辆中间有十倍的差距,对长安新能源的挑战是巨大的,但杨大勇依然保持信心,战略到位以后能够在2025年实现这个目标。(文/汽车之家?杜俊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