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再看一汽脸色?奥迪在华组建第三合资公司,2024年投产!

2.“奥迪,一起上”:妥协,不适用于汽车大厂?

不再看一汽脸色?奥迪在华组建第三合资公司,2024年投产!

a7l奥迪报价2024款落地价_a7l奥迪2021款价格预估

继在2020北京车展宣布国产e-tron和Q4e-tron两款纯电动车型后,奥迪近日在电动化领域又公布了一项“大动作”。

10月13日,奥迪与一汽在长春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全新合资公司,该公司将生产PPE平台纯电动车型。根据规划,此次新合资公司引入的PPE平台,是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平台。据悉,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投产,未来将基于一汽-大众奥迪现有的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

“奥迪一汽”,奥迪将占主导地位?

有别于此前的一汽-大众奥迪命名形式,此次签约仪式背景是以“奥迪一汽”的方式命名,虽然双方目前并未公布相关股比信息,但有理由相信,奥迪在此次的合作中会占据主导地位。

在整车合资合作项目中,奥迪在华已拥有两家合资公司的股份,分别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上汽大众有限公司,德国奥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两家合资公司所占的股比分别为10%和1%。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奥迪相当看重。在过去的2019年,奥迪全年在华实现累计销售新车超69万辆,同比增长4.1%的成绩,这为其加码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坚定的决心。

无论是“北奥迪”还是“南奥迪”,德国奥迪在这两家合资公司的股比并不算高,极大程度地掣肘奥迪在华发展的决策。因此,“奥迪一汽”的到来将为奥迪在华发展提供更多的话语权。

对于奥迪而言,此次“奥迪一汽”合资公司的成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杜思曼表示,“这一合作再次突显了中国市场的战略意义。我们将更加重视奥迪在华业务,并积极推动中国市场的创新发展。”

四大制造平台助力奥迪实现电气化转型

作为一汽的重要合作伙伴,一汽与奥迪已携手走过24个年头,迄今已实现奥迪Q2L、奥迪Q2L?e-tron、奥迪A3、奥迪Q3、?奥迪Q3?Sportback、奥迪A4L、奥迪Q5L、奥迪A6L、奥迪A6L?TFSI?e等明星车型的本土化生产,覆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产品板块,销量占比超九成。同时,一汽-大众奥迪还负责26款奥迪进口车型的授权销售和服务。

在新能源汽车“新四化”变革的推进浪潮下,奥迪早已在中国市场做好了产品布局工作。目前已引入MLB?EVO平台和MEB平台两大纯电动车制造平台,分别诞生于这两大平台的奥迪e-tron、e-tron?Sportback和奥迪Q4?e-tron将于今年内和2022年推出。

奥迪目前共有MEB、MLB?EVO、PPE和J1四大纯电动车制造平台,分别代表着入门、高端、旗舰和性能取向。奥迪未来将依托这四大平台推出不同定位的纯电动车型。其中,MEB平台所衍生的车型属于走量范畴;MLB?EVO平台所打造的车型定位于中高端;而此次引入的PPE平台则将打造奥迪品牌的旗舰电动车型。

这里需要着重介绍PPE平台的特点,该平台主要用于打造中大型和全尺寸豪华电动车型,车身长宽均可调整,并搭配不同尺寸的电池组,支持800V电压/350kW快充。以后置驱动电机布置形式为主,亦可通过增加前轴电机构成全时四驱。此外还可适配空气悬架、后轮转向等功能。

至于J1平台,是由保时捷主导开发的平台,保时捷Taycan是基于该平台打造的首款量产车型,奥迪未来也将计划基于该平台推出四门高性能车型e-tron?GT。

走势利好,增强奥迪加码中国市场信心

根据奥迪此前公布的电动化车型推进计划,除了现有的国产奥迪Q2L?e-tron,国产奥迪e-tron目前已在长春工厂下线,有望在今年底上市。在2021年底前,奥迪将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电动车型。至2025年,奥迪计划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车型的销量占比提升至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前三季度,一汽-大众奥迪在华市场交付新车51.2万辆,纵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较往年同期成绩仍增长4.5%。其中,国产车型占总销量超93%的份额,达47.4万辆,同比增长7%,增长势头强劲。

“北奥迪”销量持续攀升;“南奥迪”也已获得生产资质,首款车型A7L呼之欲出。“南北奥迪”共同发力,助推奥迪在华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而此次引入的PPE平台,将助力奥迪在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加速,同时推动奥迪电气化转型的速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奥迪,一起上”:妥协,不适用于汽车大厂?

历时四年之久的南北奥迪“暗战”,在平安夜的前一天迎来了“喜乐”。

12月23日晚间,奥迪中国、一汽-大众奥迪、上汽奥迪发布联合声明,就一汽-大众奥迪及上汽奥迪的经销商体系、商业模式等问题达成一致。

按照声明表述,上汽奥迪产品将通过现有奥迪投资人网络布局销售与服务相关业务。同时,上汽奥迪将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围绕消费者买车、用车、养车等动态消费情境,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实体电商的生态体验”,并授权现有奥迪网络开展售后服务。

此外,上汽奥迪即将在现有奥迪投资人网络内开启全国合作伙伴招募活动。

简而言之,“上汽奥迪造,一汽奥迪卖”模式敲定。上汽奥迪可以踏踏实实的生产自己的奥迪汽车,而销售网络依旧依靠现有的经销商集团进行搭建。

至此,南北奥迪之争得以平息,上汽奥迪终获“上路”。

根据此前消息透露,上汽奥迪投产?奥迪A7L的呼声一直很高,这或许正是上汽奥迪的首款车型。此外,从奥迪中国消息来看,奥迪将到2021年将本土化车型阵容扩至12款,2024年奥迪将在一汽奥迪投产首款基于PPE平台的电动化车型。

这是一场热闹了四年的大戏。

2016年11月11日,伴随着两张奥迪与上汽高层签字仪式现场非正面合照的流出,一场奥迪间的南北之争,正式拉开序幕。

那一天,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公司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签署了《在中国制造和销售奥迪品牌产品,销售奥迪品牌进口汽车,并提供相关移动服务的合作框架协议》谅解备忘录,双方有望成立合资企业(各持50%股份),引进奥迪品牌,并提供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移动出行服务等。

不过,该协议遭到了奥迪的合资伙伴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的强烈反对,其以公开信的方式向奥迪(中国)抗议,信中核心内容指出,库存压力大,经营压力大,极力反对奥迪与上汽的合资合作。

奥迪一度强势回应,坚决推进上汽奥迪项目,但最终还是妥协,在11月30日宣布暂停与上汽的进一步谈判。

但只是暂时中止上汽奥迪项目,并非取消。

翌年2月,“担心有变数”的经销商们单方面作出最后宣判,在三亚成立奥迪经销商联会,同时公布《三亚声明》明确表达了自身的诉求。

声明提出:在奥迪实现在华年销量100万辆(2016年奥迪在华累计销量为591554辆)之后,不反对奥迪评估和探讨在中国选择新合作伙伴及新建网络。也就是说这100万辆销量,必须是由一汽奥迪来成就。

同年5月中下旬,在经过多轮博弈之后,奥迪、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以及奥迪经销商联会达成共识,确保2022年奥迪品牌在华销量达到90万辆,若上汽奥迪生产车辆,不得在2022年之前销售。

至此,这场一汽-奥迪的风波才真正平息。

但事实上,上汽奥迪一直是奥迪不会被抹去的计划,其推进动作从未“暂缓”。

2018年3月,奥迪官方发表声明称,正在与上汽就未来合作进行建设性商谈,并进一步增强其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同年6月,奥迪入股上汽大众,前者持有的1%股份来自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转股,这意味着上汽大众已初步具备生产和销售奥迪品牌产品的资质。

随后,上汽大众趁热打铁,火速成立奥迪品牌事业部,由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兼任上汽奥迪品牌事业部负责人。

2019年11月,位于上海市安亭区的上汽大众MEB工厂正式落成,该工厂的主要产品便包括奥迪品牌的纯电动车型。期间,从业界流传的相关信息表明,上汽奥迪的首款车型为奥迪A7L,并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如今,一纸官宣,上汽奥迪终于“名正言顺”。

对此,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表示:“我非常高兴我们能就至关重要的商业决策达成共识。强有力的本土合作伙伴是奥迪在华成功的重要基石。凭借全新的销售布局,我们为奥迪在其全球最重要市场打造下一个‘黄金十年’提供了共赢的解决方案。”

官宣之下,局面多赢。

对于奥迪而言,其将拥有在中国的第二个合作伙伴,增加了与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竞争的筹码。

对于上汽大众而言,有了上汽奥迪这一筹码,上汽大众既能够完善品牌矩阵也能够通过添加豪华品牌提高利润。

而就一汽-大众而言,其核心的利益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在渠道上也将拥有更多话语权。

看似皆大欢喜,实则暗流涌动。

“上汽奥迪真甘沦为代工厂?”、“一汽奥迪真可无所忌惮?”、“奥迪中国的平衡术能驭几时?”

对比一汽-大众奥迪、上汽大众和奥迪中国发布的公告,扉旅汽车小编发现了其细节之处有所不同。

在上汽奥迪的官方声明中,额外加了一句,即“上汽奥迪将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并即将在现有奥迪投资人网络内开启全国合作伙伴招募活动。”

根据招募要求显示,需要满足上汽奥迪的条件才能建立城市展厅或者在现有售后服务区域,单独开辟上汽奥迪售后,开展售后服务。且所有的业务都是独立核算。

这也意味着,虽然整体销售渠道被划定在现有一汽-大众奥迪的销售网络中,但挑选渠道的主导权仍在上汽奥迪手里,上汽奥迪也并未丧失渠道话语权。

而反之,看似未受影响的一汽-大众,并非没有后顾之忧。

有分析指出,一旦上汽奥迪的产品在市场终端更有竞争力,不排除一汽奥迪经销商将更大的资金和资源向上汽奥迪倾斜;其次,是一汽奥迪话语权的丧失,当一汽奥迪要求经销商压库时,取得上汽奥迪代理权的经销商,更有了底气说“不”。

“事实上,现在,谁在渠道上获得优势话语权更大一点已经不重要了。对于奥迪在中国的市场而言,结束这种三方角力的状况,重新合力开拓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11个月,豪华品牌销量累计约为228万辆,同比增长13.8%,是三大细分市场中唯一实现“转正”的市场。业内预测认为未来5年,豪华车市场将实现25%左右的增长。

而如何巩固当下市场地位和保证销量持续增长,是奥迪当下首要任务。

此前,奥迪就曾多次表示,需要在华两条腿走路,加速提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如今来看,无论上汽奥迪和一汽奥迪未来如何较量,销量将迎来增长的奥迪终是最大受益者。

而四年的那场大戏,似乎刚刚进入高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