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安全气囊_kss汽车安全气囊
1.一周车话“高田气囊”再陷丑闻,日系三巨头全中招
2.求汽车电子技术英文文献,必须附带中文翻译
3.“日本制造”越来越不行?东京奥运奖牌质量低劣,暴露冰山一角
4.国际品牌的汽车安全气囊有哪些?
5.纠葛四年之后,本田欲掏5.8亿元“了结”高田气囊在美诉讼
6.汽车电子篇:均胜电子(二)
一周车话“高田气囊”再陷丑闻,日系三巨头全中招
最近的热搜,可用一个字概括——
假。
先是“上海名媛群”成为大家争相热议的焦点,豪车,名牌包包,精致下午茶,“拼”出来的“名媛生活”火遍了朋友圈。这些试图打造跻身“上流圈”的假象,连二手丝袜也有人共享,高端餐厅的美食只拍照不吃,拍完下一批姐妹轮着上场摆拍……吃瓜群众忍不住感慨,上海果然是魔都,什么魔幻的事情都可能出现。
大写的服气!
而后是短视频平台有人冒充“假靳东”,采用嫁接视频的方式,截取演员演戏和公共场合接受采访的视频片段,加上人工或机器配音,假冒靳东本人,让不少中老年女性上当受骗。
从10月中旬开始,“六旬阿姨疯狂迷恋靳东”的新闻屡次登顶头条,这位来自江西赣州的黄阿姨自称被明星“靳东”真情表白,经过线上长期的“温暖互动”,她决定独自前往长春寻找梦中的情人靳东。但很快被戳破,时间持续发酵后,靳东工作室很快对此作出回应,称演员靳东从未在任何短视频平台中开设账号,那些以“靳东”为名的账号不过是一场。
甚至,连“最美援鄂女护士”也,不仅护士身份遭到质疑,还被曝光了债务问题等一系列争议。伴随于鑫慧个人、医院及所在单位的回应发声,事件舆论度依旧处于高位。
但也是在近日,汽车圈也发生了一则和“假”相关的大新闻。曾因气囊问题深陷安全漩涡的日本高田公司(Takata?Corp.),破产后依旧负面缠身,最近又因“”事件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日本经济新闻》在本月中旬最先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均胜安全系统公司日本子公司(Joyson?Safety?Systems?Japan,JSSJ)出现舞弊行为,其位于日本的安全带制造工厂使用了伪造的生产数据,以此通过欧洲认证机构的安全标准。
被曝出现安全问题的JSSJ是均胜电子旗下均胜安全系统公司的日本子公司,在高田因安全气囊缺陷于2017年申请破产之后,JSSJ对该公司进行了全资收购。2018年,中国宁波的均胜电子利用旗下美国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KSS)收购了高田,并将高田与KSS整合为均胜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整合重组费用接近8亿元。
日本业界曾预计,高田在申请破产时的负债总额最终超过1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636亿元),成为日本制造商在二战后最大规模的破产案例。
那么,安全带问题又有多严重?
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有超过900万条不达标的安全带被供给多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而日本国土交通省也进一步证实,这些涉嫌数据的产品均由JSSJ位于日本滋贺县的彦根工厂制造,内部检查数据被篡改后出货销售。
在此次安全事件浮出水面时,业界更为关注的,JSSJ试图通用手段隐瞒真相的嫌疑。尽管高田已在均胜电子的资本整合下改头换面重新出发,但腐败和商业舞弊的温床依旧存在,这正是安全带质量问题背后的根源。
事件引发了日本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土交通省第一时间对外表态称,目前还没有关于安全带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伤亡事件,但因为影响覆盖面较广,最终有可能发展为汽车制造商层面的大规模召回。
在《日本经济新闻》爆出JSSJ安全带问题之时,已有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已经于今年4月份了解到彦根工厂的错误数据,且部分数据已经被操纵,但尚不清楚所谓的数据伪造何时发生。根据国土交通省的指示,均胜已经从今年夏天开始,对位于日本的彦根工厂进行内部调查。
而随着相关新闻的持续跟进,我们得知高田公司早在20多年前就有篡改强度数据之嫌,早在2000年,高田气囊事故被大规模曝光之前,该公司就开始启动了数据层面的不正当行为。这也意味着,的温床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酝酿,且不仅是安全带产品,高田数据的不正当行为已成常态。
在对彦根工厂的调查中,相关人员对生产后测量的安全带强度数据与向汽车制造商报告的数据进行对照,并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询问。最终确认,篡改数据的痕迹在约20年前的项目资料里就有发现,JSSJ在检查方法不符合该标准、且强度也未达到的情况下,将数据进行了改写,并将商品供应给了汽车制造商。
截至2020年8月,JSSJ拥有员工人数约为1000人,在日本滋贺县共有4家工厂。根据官方公开的信息,该公司在2019财年的销售额1141亿日元,纯利润为34亿日元。均胜电子与世界多家汽车制造商有业务往来,在日本安全带市场占有率约为40%,市占率近几年稳居第一,预计在世界范围内也有近30%的市场份额。
综合日本媒体报道,破产的高田公司被整合之后,JSSJ的多位高层一度被频繁更换,重要的决策如若没有美国方面的批准,就无法持续推进。本质上,这也让高田时代常态化和隐蔽化的腐败和舞弊因子,在新公司得以继续滋长。
据悉,就拿这次安全带数据的报告书提交期限为例,JSSJ也以“行至月末,错过当月提交期限”为理由拖延。
但值得一提的是,不达标安全带数量高达900万条,这并不是个小数字,在轿车上,每辆车至少使用2条安全带,而在公共汽车等商用车上搭载数量则更多。更何况,如上文所述,JSSJ的安全带在日本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为4成,位居第一,与丰田等大部分汽车巨头都有业务往来,产品也一直向海外发货。
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前期数据以JSSJ提供的报告为基础,对违法产品数量进行了估算。据悉,涉及安全问题的安全带数量尚未最终确定,未来还有变动的可能性,政府已指示各汽车制造商做好召回的准备。
根据国土交通省统计的数据,日本2019年国内汽车召回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了28%,达到1053万辆,超过100万辆的召回体量已经非常庞大。就拿JSSJ此次安全带问题来说,或将涉及的200万辆召回影响将更加深远。
而在过去一周,汽车制造领域的“话题大王”特斯拉,依旧凭借多个大新闻置身于舆论的漩涡中心,其中有一个,就和产品质量问题相关。
综合外媒报道,特斯拉于承认其?Model?3存在一处设计问题,该缺陷有可能导致车辆在通过水坑的时候,后保险杠可能会与车辆分离,线束、车身紧固件或支架也可能会损坏。
相关文件内容显示,在罕见的情况下,2019年5月21日之前在弗里蒙特工厂生产的Model?3车辆的某些部件,在排水不畅或积水的道路或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可能会出现损坏。身处这些情景,后保险杠可能会与车辆分离,安全带、车身紧固件、支架也可能会损坏。同时,该文件表明,类似情况下造成的损坏,属于车辆保修范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3日最新信息,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自即日起召回部分进口Model?S、Model?X电动汽车,涉及车辆近3万辆。召回原因,主要是这些车辆的前后悬架连杆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表示将为这些车辆更换改进后的前后悬架连杆。
其中,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17日至2017年8月16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S、Model?X车辆,存在前悬架后连杆的相关隐患,共计接近3万辆。
从当下的情况看,特斯拉的质量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棘手,但是仍然反映出该公司在装配工艺细节、软件成熟度等方面的缺陷。而反观JSSJ的安全带数据事件,如若破产的高田公司舞弊温床依旧留存,想必不久的将来又出安全风波。
搜罗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事,车闻轶事尽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求汽车电子技术英文文献,必须附带中文翻译
汽车术语解析(汽车技术常用缩略
创建时间: 2009-12-04
汽车术语解析(汽车技术常用缩略语)
汽车英语 2009-01-17 22:34 阅读305 评论4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缩写 中文
ACL 空气滤清器(节温型空气滤清器)
ACT 进气温度
AIR 二次空气喷射
AIRB 二次空气喷射旁通管
AIRD 二次空气喷射
AIS 二次空气喷射
ALDL 总成线诊断线
AT 自动变速
ATDC 上止点后
BARO 大气压力
BCM 车身控制模块
BOD 制动器开/关
BP 大气压力
CANP 炭罐排放
CARB 化油器
CAT 催化转化器
CCA 中央控制总成
CCC 转化器离合器控制电磁阀
CCD 电脑控制触点闭合角
CCO 转化器离合器超速电磁阀
CES 离合器啮合开关
CID 排量(立方英寸)
CKP 曲轴位置
CMFI 中央多点燃油喷射
CMP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CP 曲轴位置
CPP 离合器踏板位置
DCL 数据通讯线
DLC 数据线接头
DOHC 双顶凸轮轴
DSS 减速电磁线圈
ECM 发动控制模块
ECA 电子控制总成
ECT 发动机冷却剂温度
EDF 电子风扇
ECTF 冷却风扇发动机冷却剂温度
EFI 电子燃油喷射
EEPROM 电子删除已编程只读记忆
EGO 氧传感器
EGR 废气再循环
EGRC EGR控制
EGRT EGR温度
EGRV EGR通风
EIC 电子组合仪表
EPC 电子压力控制
EPROM 可删除可编程式只读记忆
EVAP 燃油蒸发污染物
EVP EGR阀位置
EVR EGR真空调节器
FMEM 故障模式效应管理
FPM 燃油泵监视器
FPRC 燃油压力调节器控制
FR 加油管限制器
HD 高负荷
HEDF 高速电子驱动风扇
HEGO 加热型废气氧传感器
HFAN 高速冷却风扇
HO2S 加热型氧传感器
HO 高输出
HSC 高速涡流室
HSIA 高速进气控制
IAC 怠速空气控制
IAT 进气温度
ICM 点火控制模块
IDM 点火诊断监视器
ISC 怠速速度控制
ITS 怠速跟踪开关
KS 爆震传感器
LFAN 低速冷却风扇
LUS 锁止电磁阀
MAF 气流量
MAP 歧管绝对压力
MCCA 信息中心控制总成
MCU 微处理器控制装置
MFI 多点燃油喷射
MIL 故障指示灯
MLP 手动变速杆位置
MLUS 调节器锁止电磁阀
MT 手动变速器
OHC 顶置凸轮
OSS 输出轴
O2S 氧传感器
DAIR 脉冲二次空气喷射
PCM 动力系控制模块
PCV 曲轴箱强制通风
DIP 仿形点火传感
DNP 驻车/空档位置
DSP 动力转向压力
DSPS 动力转向压力开关
PWM 脉冲带宽调谐
RPM 转/分
SAW 点火角度
SFI 连续多孔燃油喷射
SIL 变速杆指示灯
SOHC 单顶置凸轮轴
SPK 点火控制
SPOUT 点火输出
SS 换档电磁阀
STI 自检输入
STO 自检输出
TAB 空气喷射净化空气旁通真空电磁阀
TAD 空气喷射净化分流电阻真空电磁阀
TBI 节气门体燃油喷射
TCC 变矩器离合器
TDC 上止点
TOT 变速器油液温度
TP 节气门位置
TP 节气门定位器
TPS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TPMS 轮胎工况监测系统
TSS 变速器速度传感器
TSS 涡速传感器
TTS 驱动桥温度开关
TWC+OC 三元+氧化物催化转化器
TWC 三元催化转化器
VAF 叶片气流
VAF 气流量
VAT 叶片空气温度
VIN 车辆识别码
VSS 车速传感器
VTEC 可变气门正时及气门挺杆电子控制
WOT 节气门全开
1BBL 单腔化油器
2BBL 双腔化油器
4BBL 4腔化油器
ACC 自适应巡航控制
ACTS 自动离合器和节气门系统
ACE 主动提高转向特性系统
ASG 全自动变速器
ASR 驱动防滑系统
E4WS 电子四轮转向系统
DTM 故障诊断模式
DIS 直接点火系统
CTS 水温传感器
EC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ECU 电子控制单元
CAN 控制器局域网
LIN 局域互联网
BSI 智能控制盒
RKE 远程无钥门禁
2E-E 电子化油器
4MATIC 全自动控制四轮驱动车
4MATIC 四轮驱动车
A/C(Automatic) 自动恒温空调
A/C(Tempmatic) 温度恒温空调
AB 安全气囊
ABS 防抱制动
ABW 电脑测距警告装置
ADA 大气压力全负荷阻挡器
ADM 自动调光式后视镜
ADS 最佳避震系统(电脑)
AG 自动变速箱
AIR 二次喷气系统
AKR 防爆震控制系统(传感器)
ALDA 进气歧管压力补偿器
AP 油门踏板
ARF 废气再循环系统
AS 天线装置
ASA 自动白天/ 夜晚调整镜
ASD 自动防锁差速系统
ASD 自动锁定防滑差速器
ASR 防滑驱动控制系统
AT 自动变速箱
ATA 防盗装置
ATS 自动天线系统
BA 倒车辅助警告装置
BARO 绝对压力传感器
BCAPC 绝对压力式进气压力补偿
BDC 下止点
BF 前乘客
BLS 倒车灯开关
BLS(NC) 倒车灯开关(常闭型)
BLS(NO) 倒车灯开关(常开型)
BM 鼓风机马达,基本模组
BPC 绝对压力补偿
BR 棕色
BU 蓝色
CA 关门辅助机构
CAN 控制电脑区域网路(电脑连线)
CC 定速控制器
CCM 总合控制模组
CDC CD 换片机
CDW CD 主机
CF 特殊便利装备
CFI 连续式电子喷射
CKA 曲轴转角
CKP 曲轴转角传感器
CL 中控锁
CLUS 电子仪表版
CMP 凸轮轴转角传感器
CNS 通讯及导航系统
CODE 码
CST 软顶式敞篷车
CTP 节气门全闭(怠速)
CTU 集中触控器
CV 敞篷车可掀软顶
DFA 速度信号输出
DH 电子诊断手册
DI 分电盘式直接点火
DIAG 诊断接头
DIAGN 诊断接头
DM 诊断模组
DTC 故障码
EA 电子油门
EAG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
EBR 引擎制动调节
ECL 冷却液位
ECT 冷却水温传感器
EDC 电子柴油控制系统
EDR 电子柴油调节系统
2E-E 强力化油器
EFP 电子油门踏板
EGR 废气再循环系统
EIFI 电子式管路喷射系统
ELR 电子怠速控制器
ELV 电子转向柱调整
EMSC 电子镜,转向柱调整及加温镜
ENR 电子水平控制系统
EPC 电子动力系统控制
EPH 驻车辅助装置
ERE 电子直线式柴油喷射系统
ESA 电动座椅调整
ESC 电子火花控制器、电子转向机柱调整
ESCM 引擎系统控制模组
ESL 电子调整式镜子及方向柱
ESP 电子安定程式
ESV 电动调整座椅
ETC 电子自动变速箱控制
ETR 紧急收缩式安全带
ETS 电子循迹控制
EVAP EEC净化碳罐电磁阀系统
EVE 电子分配式柴油喷射系统
EZL 电子点火正时调整式点火系统
FA 司机
FFS 大梁底盘制
FP 油泵
FSA + 免调整喇叭正线
FSA - 免调整喇叭负线
GDB 调节差压式刹车
GES 车速信号
GIM 调节波形法
GM 通用模组(或电脑)
GN 绿色
GY 灰色
GUB 双门跑车
GUB 安全带拉伸器
GUS 安全带张力器
HAL 后轴转向装置
HAU 标准暖气装置(欧规)
HAU 自动暖气控制系统
HCS 大灯清洁系统
HFS 免动手制
HHT 手提型轻便测试机
HK 车身高度补正装置
HPF 气压式悬挂
HS 不易起动
HZS 行李厢盖辅助锁
IAT 进气温度传感器
IC 仪表板
IDC 点火诊断用接头
IFI 电子柴油直接喷射系统
IFZ 红外线遥控中控锁
IND 指示灯
INTERV 间歇雨刷
IR 红外线控制系统
IRCL 红外线控制中控锁
ISC 怠速控制器
IV 输入阀
KA 机械式喷射电脑
KAF 气电式后座枕控制
KAF 收缩式后座枕
KAT 触媒转换器
KE 机械/电子控制燃油喷射CIS-E
KFB 悬挂弹性控制系统
KFB 电动窗中央便利控制装置
KI 电子仪表板总成
KLA 自动恒温控制
KS 敲缸传感器
KSK 控制接点
KSS 爆震控制系统
KU + 离合器+
KU - 离合器-
希望能帮到你
“日本制造”越来越不行?东京奥运奖牌质量低劣,暴露冰山一角
奥运会奖牌的质量其实是工业能力的体现,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已经不那么灵光了。
2021年8月23日晚,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冠军朱雪莹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日本制作的金牌竟被轻易抠掉一层“皮”。她并非故意,只是以为金牌脏了,就稍微蹭了蹭,结果一块表面涂层就没了。
要知道,日本方面一直在吹嘘东京奥运会奖牌的“优越”——5000枚奖牌是从78985吨废弃电子垃圾中提取的贵金属制作。但问题是,一向闻名全球的“日本制造”,这次却不灵了。东京奥组委甚至公开向运动员喊话:不要在获奖时“咬奖牌”。
相比之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是“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抗冲击性、安全性都很靠谱。就连奖牌缎带都经过高 科技 纳米处理,不仅能够防水、防蛀、防污,防火,而且永不褪色。
莫斯科时间2021年1月7日,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艺术体操冠军的舒库里希娜遇到不幸事件,她的公寓突发火灾,卧室里收藏贵重物品的柜子完全被烧毁。而唯一完好无损的是她2008年夺得的金牌,连缎带都基本保持原样,堪称奇迹。
京奥的奖牌可谓是真金不怕火炼。东奥的奖牌与之相比,既掉价又粗劣。
而这13年,也见证了“日本制造”一步一个台阶走下神坛的过程。尤其是近年来,“日本制造”掉链子的次数越来越多:
2015年,高田公司正式承认其安全气囊存在致命缺陷,在重压之下向公众道歉。
2016年4月,三菱 汽车 承认从1991年以来,一直在使用与法规不同的违规实验方法,对油耗数据进行。为了使从2013年开始起生产的4种车型达到标准,还篡改数据。
2017年6月,高田集团在日本申请破产保护,宣布由宁波均胜电子控股的美国KSS公司以15.88亿美元收购其主要业务。
2017年10月,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承认旗下3家工厂及一家子公司存在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的质量数据,冒充合格产品出售给客户。本次案导致近500家企业“中招”,除众多 汽车 厂商外,还包括新干线列车、喷气式支线客机及航空行业等。甚至日本自卫队的导弹、装甲车等军工产品也采用了这些零部件。
2017年11月,拥有91年 历史 的日本化纤行业巨头东丽公司承认,旗下生产轮胎原材料的子公司“东丽混合线”在2008年4月到2016年7月间出现149例产品质量数据事件,波及13家企业客户。
2017-2018年,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公司爆出篡改产品数据丑闻。因为三菱电线工业和三菱伸铜存在篡改产品数据行为,近300家企业受到影响,甚至涉及日本自卫队的舰船和飞机引擎。
2018年,川崎重工违规将底盘削薄,导致JR西日本新干线底盘断裂。
2020年10月,日本知名乳业品牌“雪印”因质量问题回收大约40万罐液态婴儿奶。出问题的原因是奶液可能混入了金属罐外包装的小碎片,婴幼儿食用存在安全隐患。
2021年2月,成立于1946年的老牌日本制药企业小林化工公司,被曝出长达40年的丑闻。因为一系列违规操作,其生产的一款口服抗真菌药导致239名患者 健康 受损。据了解,小林化工公司在制造这些药品的过程中,混入了达日本相关规定最高限量2.5倍的催眠成分。
“日本制造”频频砸自己的招牌,与日本国运的衰落其实产生了共振。
1、从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日本制造业开始走下坡路,并萎靡不振。从客观方面来看,日元加速升值、世界经济走势下行、市场风向变化等,都重创了日本制造业。
2、最严峻的问题是,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近些年每年出生人口都低于100万,产生严重的后果。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最终会传导到制造端。
3、勤奋敬业、追求工匠精神的几个世代慢慢逝去,“日本制造”也走向没落。日本制造的大丑闻都是在2002年前后开始集中出现。最重要原因或许是,日本战败后最敬业的一个世代已经逐渐凋零。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千钉。
“日本制造”虽然在下游溃败,但其仍然在产业链上游占据重要地位。
譬如体现精工水准的光学仪器,“日本制造”依然有口皆碑。日本相机镜头和摄像头拥有绝对领先优势,全世界众多医院都在用日本研发的精密医疗设备。
《德温特2018—2019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上有39家日本企业,居全球第一。而大陆跻身该榜单的企业仅有3家,分别是华为、比亚迪、小米。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日本的优势并不能永久保持下去。无论是理工人才数量、投资力度和市场潜力,未来都不属于日本。
国际品牌的汽车安全气囊有哪些?
全球市场上知名的安全气囊生产厂家有:
奥托立夫(AUTOLIV)、天合(TRW)、高田(TAKATA)、丰田合成(TOYODA GOSEI)、延峰百利得(KSS)等,其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奥托立夫是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厂家,占有全球气囊产量的50%左右,尤其是收购德尔福安全气囊业务后,更确立了其霸主地位。
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安全气囊由三部分组成:气囊、传感器和充气系统。
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如果发生碰撞,充气系统可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从而使车内人员免受正向碰撞所产生作用力的冲击,大约在一秒钟后,气囊就会收缩(气囊上有许多小孔),因此不会妨碍车内人员的行动
纠葛四年之后,本田欲掏5.8亿元“了结”高田气囊在美诉讼
8月25日,据路透社报道,本田 汽车 美国子公司颁布一份同意令称,公司愿意支付8500万美元(约5.86亿元人民币),从而结束美国多个州针对其使用有缺陷的高田安全气囊装置的调查。
本田表示,本田美国公司同意罚款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诉讼费用。
因此,根据这些民事和解协议的条款,本田不承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与此同时,本田表示,公司在更换有缺陷的高田安全气囊方面也继续引领行业。到目前为止,本田已经更换了1600多万辆有缺陷高田安全气囊的车型,并尝试与车主联系超过2.92亿次,敦促他们更换被召回的高田安全气囊。
据悉,美国多个州的调查与本田和其他主要 汽车 制造商在过去20年里持续召回的数千万台 汽车 有关。此前召回车辆有关高田安全气囊主要是因为设计错误,导致催化剂受潮失效,当气囊因事故弹出时,催化剂比预期燃烧得更快,从而对增压泵的钢结构造成更大的压力,进一步导致钢结构破碎并往外喷射碎片造成人员伤亡。
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表示,迄今为止,美国已有4000多万辆配备有6000万缺陷高田安全气囊的 汽车 被召回,因为这些气囊在使用时可能会爆炸。全球至少有25人死亡,近300人受伤,这些伤亡都与高田气囊有关。
而高田因缺陷气囊因召回费用激增,于2017年6月申请破产保护,同年11月以15.88亿美元价格,转让给中国企业旗下美国 汽车 零部件公司百利得 汽车 安全系统(KSS)。
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高田已经召回了包括本田在内的19家主要 汽车 制造商总计约1亿个高田安全气囊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早于2015年12月,美国一家由多个州的司法部长组成的组织就一直在调查本田使用安全气囊的情况。
近年来,本田已经多次因高田气囊缺陷下达召回令。2019年12月26日,本田公司宣布在美展开新一阶段的高田隐患气囊车辆召回,将召回140万辆 汽车 ,以替换高田前排乘客安全气囊充气泵。
2020年1月22日,本田宣布将在北美召回270万辆老款 汽车 ,因这些车辆安全的高田气囊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此次召回影响到1996至2003年款的本田与讴歌(Acura)品牌的 汽车 ,包括美国240万辆,加拿大30万辆。
校对:栾梦
汽车电子篇:均胜电子(二)
均胜电子的第二篇为答疑解惑篇 (本文整理了从2018年收购完成高田安全业务以来,均胜电子的董秘在上交所平台对投资者的部分关键提问解答,以及2020年到2021年期间均胜与券商的一些电话纪要,从这些问答中,我们将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些均胜未来业绩预期、公司商誉、业务整合、核心业务等关键信息):
1、公司目前是否与华为有配套合作?
回复:公司已与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开展了技术探讨与业务合作。个人补充:跟华为的合作:已经获得多款车型推进,分别在 2022 年四季度、2023 年二季度和 2023 年三季度推出量产车型(明年下半年会有第一款车型推出)。会在硬件、软件、中间件底层及应用层面和华为全面展开合作。鸿蒙的车载操作系统也展开全面合作。
华为合作进度:2021年6月开始逐步签订协议,目前已经拿到国内某自主整车平台订单,预计22Q4开始出货,同一客户另外一个平台是23Q1开始测评。现在长安的项目不是我们的产品,但后年年初开始华为的车产品90%都是我们提供的。我们和华为的关系是互为Tier1,如果客户是国内自主品牌,华为做Tier1,均胜做Tier2;如果是合资品牌,均胜做Tier1,华为做Tier2。双方分成接近5:5。 和华为合作未来有流量相关的收入来源,类似于手机厂商的流量收入,包括系统升级、应用开发者服务费以及流量共享费,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具体的分成比例还在谈。
2、关于公司商誉?
回复:没有商誉减值风险。商誉主要是收购美国 KSS 时产生的,后来收购高田,没有商誉。KSS 年年收入20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 之后,年收入变成了70亿美元。 均胜群英已经剥离,已经没有了商誉。 倒是因为汇率波动,可能会产生一些商誉变化。公司商誉均为以往年度相关并购项目产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公司严格执行国内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并由公司聘请的外部审计机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相关的核查意见。根据已披露的历年审计报告结果显示,公司不存在商誉减值的情况。 公司依据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分析,将商誉按照业务板块进行分摊,主要包括 汽车 安全系统业务板块,智能车联业务板块,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等。这些构成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业务板块为本公司基于内部管理目的对商誉进行监控的最低水平。
(1) 汽车 安全系统业务板块:本公司 汽车 安全系统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KSS形成,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方法确定。根据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5年财务预算和各区域适用的税前折现率预计 汽车 安全系统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其中:美洲区各子公司为13.95%,子公司延锋百利得为13.70%,其他中国区各子公司为14.65%,其他亚洲区各子公司为10.08%),超过5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
(2)智慧车联业务板块:本公司智慧车联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TechniSat 汽车 信息板块业务形成,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方法确定。根据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3年财务预算和12.26%税前折现率预计智慧车联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超过3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
(3)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本公司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群英形成(个人补充:现在已剥离),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方法确定。根据其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5年财务预算和11.46% 税前折现率预计智慧车联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超过5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 公司对上述业务板块的可收回金额的预计结果并没有导致确认减值损失。
3、公司对于高田的整合是否已经完成,是否会继续产生整合费用?整合之后是以高田为主吗?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是多少?
回复:均胜安全在整合上的费用过去三年已经快20亿。在场地规划上我们已经完成整合,收尾部分北美有几个搬迁,今年一季度在主机厂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我们完成北美整合,整合费用为5000w,相比之前大幅减少态势。如果按预期(芯片解决 无疫情),整合完成没有大问题。在2020年期间公司已基本完成了全球范围内安全业务板块的资源优化与整合工作。因疫情影响,上述整合的收尾工作将于2021年年内完成。 整合之后都是JSS,不分哪个部分的人。从比例上说,肯定是高田东西多,KSS的比例低。从管理层人员来说,之前用KSS和高田的管理层都不太行,现在外面招人,现在的管理层都是在行业里面工作很久的,这个管理层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是稳定的。现在子公司层面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等流程走完之后,我们就会公布。这是均胜安全成立到现在第一次股权激励,还是比较有意义。 2018年至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3,899,536,583.98元、3,533,430,589.38元、3,210,258,381.51元。
4、特斯拉供货量情况?
回复:MS 单车价值高一些,MY、M3 单车价值低一些,不一样的车型,供应的产品不一样。向特斯拉全系全球配套包括方向盘、主驾驶气囊、副驾驶气囊、头部帘式气囊、座椅侧气囊、膝部安全气囊和整车安全带等被动安全模块,同时也给特斯拉配套高压电切断器和前发动机罩举升器。此外,均胜电子还为特斯拉提供动力管理系统传感器和车窗控制器等,下一步将积极竞标高压充放电系统、饰条以及V2X软件系统等产品。单价根据车辆配置而不同,从数十到数百美元不等。公司的安全事业部在临港也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与特斯拉中国展开全面合作。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争取相关领域的新订单。
5、公司在电动 汽车 做了哪些布局?
回复:作为国内最早布局 汽车 电动化的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公司一直保持着在该业务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凭借在新能源 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领域的多年积淀,公司具备为新能源 汽车 提供完整的充配放电系统和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自主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已成为行业标杆产品之一。公司为保时捷Taycan电动车型、宝马纯电动和混动车型、奔驰混动车型、吉利等重要客户持续提供新能源动力管理产品,为日产、福特、上汽通用等部分车型提供的相关产品也已于2019年陆续量产。此外,公司也为大众 汽车 MEB平台,奔驰MFA2平台相关车型提供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6、公司HMI和车联网业务有没有国内客户?公司有DMS车载驾驶员监控系统的产品吗?
回复:公司研发的智能驾驶人机交互系统早已商用于全球主流品牌车商,比如,奔驰AMG车型、宝马的中控系统、奥迪MMI系统和保时捷中控系统等。公司能提供完整的方向盘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将多种传感器和智能系统集成到方向盘上使之成为具有智能感应和检测功能的供应商。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均胜安全自主研发的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包括驾驶员监测系统(DMS)、多区离手检测方向盘和视觉提醒灯带等感应技术,为自动驾驶场景提供重要支持,曾获得2018年度《美国 汽车 新闻》PACE奖。
7、公司旗下车联的V2X项目已经量产多时,请问现在有没有对接具体的整车厂家,形成大规模量产计划?如果没有,那么公司的V2X产品在以后的新能源和5g时代是否具备真正的领先行业的优势?
回复:公司产品可实现V2V、V2I、V2N的信息交互,提供自动驾驶决策支持,并交互车辆运行及管控信息。首个5G-V2X车载项目有望明年量产,集成高精地图、厘米级高精定位、高精摄像头、V2X等融合算法,其结果可直接输出给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车辆。
8、美国准备征收 汽车 零配件关税,对公司是否有影响?
回复:公司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都拥有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各区域业务主要以“就近生产、就近供应”原则为主。例如,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都基本供应给国内客户,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收入占公司总收入金额比重约为1%,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较小。
9、kss有些关键配件(如芯片)需要向美国公司(如高通)购买,中美出现贸易摩擦,是否会受到影响?
回复: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公司的业务、资源和客户全球分布,公司拥有强大的垂直一体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化配套体系保证,能够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处主要生产基地,遍及亚洲,北美,欧洲,基本都能实现本地化采购与配套销售,跨区域的业务并不多,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直接经营层面影响不大。
10、公司什么时候停下并购的脚步,好好的整合和管理现有资源?尽管王董的团队对资本投资这块得心应手,雄心壮志的要在十年之内要做到 汽车 零部件行业全球数一数二,但是否觉得现在的整体规模已经有些庞大了,并购的步子走得太急了些,并购来的资源可都整合良好尽在掌握?
回复:2018年4月完成对日本高田公司除PSAN以外主要资产的并购,公司已将KSS公司和高田公司除PSAN业务以外主要资产整合为均胜安全系统有限公司,理顺管理架构和各区域业务,均胜安全已形成总部和四大区域(中国、欧洲、北美和其他亚洲地区)的两级管理体系,整合顺利推进。自交割之日起,均胜安全已获得大众、宝马、福特、日产等全球整车厂商新订单约50亿美元。均胜安全将继续保持To be the global leader in mobility safety!的愿景,为市场提供安全有效的 汽车 安全解决方案。均胜安全的经营目标保持65-7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和全球3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在整合方面,主要产能和资源优化工作将在19年上半年完成(现在推迟到2021年年内完成),公司将在重点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11、均胜安全的目标?剥离均胜群英的投资收益?
回复:均胜安全的经营目标保持65-7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和全球3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均胜群英20亿出售,投资收益8亿元。但是 2020 年仅收到 12 亿,投资 收益5亿元。剩下的8亿元,要等到业绩承诺完成后逐步确认。
12、收购高田后公司和均胜安全的负债情况如何?
回复: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处于一个行业平均水平,和伟世通等国际厂商基本相近。有息负债上,母公司上为并购贷款和中票短融,子公司上(包括均胜安全)为日常经营的贷款,未来几年在我们净利润提升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会下降。
13、请问RMB贬值对公司利弊?公司有美元借款吗?
回复: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公司的业务、资源和客户全球分布,跨区域的资金流转不多,RMB贬值对公司直接经营层面影响不大。另外,在合并报表层面,RMB贬值将会使公司外币业务在合并报表过程中折算成人民币的数值变得更大。
14、收购高田的资金来源何处?
回复: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资产购买,同时引入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共同参与。均胜安全还将引入全球战略投资者,以满足公司全球管理、业务全球整合及资产购买资金需求,同时相关商业银行提供了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团贷款用于支持本次资产购买,以完成交易。
15、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我们的核心壁垒有哪些?
回复: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均为全球 汽车 零配件巨头,如博世、大陆、奥托立夫、德尔福、哈曼等。面对复杂而激烈的行业竞争,均胜持续围绕“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三个主题,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 汽车 安全和电子领域已成为全球顶级供应商。具体表现为: - 拥有完整的驾驶舱电子和安全产品解决方案,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 具备完整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全球拥有三大主要研发中心,分部位于中国、美国和德国,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的总数超过3000人,在全球拥有超1500项专利,掌握 汽车 安全和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石; - 公司与主要整车厂商客户已形成稳固伙伴关系,积累了庞大的优质客户资源,主要客户已涵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并通过购买高田主要资产,成功进入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供应体系。 - 拥有强大的垂直一体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化配套体系保证,能够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5个主要生产基地,遍及亚洲,北美,欧洲,已实现全球化; - 在中国市场有较强优势,将全球的技术水平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更加灵活务实,有众多优秀的本土合作伙伴。
16、对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全年的业绩预期大概是多少?
答:Q4是环比改善但同比继续有压力,Q4预计还是受宏观环境、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涨价影响,预计继续承压。全年预计实现收入460-470亿,与20年基本持平,22年预计收入将同比增长20%以上。
17、2021年第三季度亏损的原因?
答:Q3出现亏损主要还是由安全业务引起(均胜安全),行业缺芯导致欧洲、亚洲相关主机厂相继削减产量或停产,同时原材料和运输成本涨幅较大,均胜安全毛利率下滑至10%;同时,均胜安全为17年收购日本高田业务所来,还处于整合期,21年截至Q3整合费用为1.1亿,全年预计2亿,今年将完成所有整合。今年净利润还是会承压。
18、2022年的业绩指引?
答:大致和10月发布的持股计划差不多,今年预计收入差不多460-470亿,预计明年收入保守在510亿以上,增速在10%左右吧。净利率还是预计2.5%左右吧(个人补充:那明年就是差不多12个多亿的利润),22/23/24净利率预计2.5%/3.5%/4.5%吧,当然还是会看具体情况来调整。明年的趋势预计还是会从低到高,上半年芯片预计会逐步缓解,希望到Q2会有实质性改善吧。
19、2021年 汽车 电子业务情况?以及增长点在哪?
答: 汽车 电子: 前三季度表现出色,实现收入92亿,预计全年实现收入120-130亿(个人补充:已经在往整体营收占比30%努力了),全年同比增长20%-30%,预计实现净利润6-6.5亿。 汽车 电子包括智能座舱(硬件由均胜普瑞事业部,主要是机电一体化;软件来自均胜智行事业部,主要是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新能源业务主要是BMS(电池管理系统)系统。前三季度智能座舱实现收入70多亿,新能源实现15亿。 增长点主要是: 我们今年前3季度就拿了270亿订单,在收入上就有持续体现。当然这里面客户数量扩展的不多,主要还是客户里面新的平台周期、品类周期,例如大众,之前大众是没有智能座舱业务的,当大众开始做这一块业务的时候,直接给了我们100亿的订单。
20、 汽车 电子单车价值?
答:域控制器截至现在是26.5亿,占整个 汽车 电子收入的29%,但我们的域控制器收入应该是国内第一, 汽车 电子的产品都是基于域控制器而来。明年我们有30%收入是来自屏幕相关,我们的屏幕主要是来自夏普、JDI等,但这里面最核心的还是域控制器,没有这个我们就没办法拿这么多单。现在域控制器大概1500-2000元左右,屏幕每寸100元。
21、安全业务的3-5年的量化指引?
答:目标是全球第一。绝对份额此消彼长,就我们和奥托立夫。35-40%的区间我们认为。订单方面我们一直很饱满,订单变少不是因为拿不到订单,而是选择性的那,我们要符合我们毛利需求的订单才去做。整合能力方面,我们全球优化了2w多人,中国我们还在继续投入,各个工厂都在投入产能,产能和订单我们希望匹配上,逐步释放。今年一定要完成整合,最终结束。安全业务在挪动产线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主机厂的认可的,他们要重新验厂的,但是因为疫情隔离或者没法来,所以验厂节奏是拖慢的。
22、中科创达和均胜的差异?公司当前芯片主要用的谁的?
答:创达不是Tier1,他没办法做我们做的事情,他更多的还是和高通在芯片落地层面来展开合作。如果我们和创达合作,那他们应该属于我们的供应商角色。芯片主要用的瑞萨,但是也支持高通芯片。
23、和国内造车新势力有没有开展合作?公司的域控制器优势?
答:国内三家新势力都有合作,目前还没有开展域控制器的合作,其他的产品都有提供了。域控制器首先是硬件制造能力,这也是最重要的,没有硬件就没有载体。其次才是软件,我们的域控制器是从93年就开始开展业务,从收音机、多媒体到座舱再到智能座舱,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和客户关系。为什么当时我们能进入大众供应体系,也是因为有比较成熟的开发系统,能够支持大众在域控制器的一些要求。
24、 汽车 电子里面的品类未来占比如何?公司在下游客户里面的份额占比如何?
答:目前看还是会保持现有占比吧,智能座舱占大头,新能源管理和智能驾驶占比会比较少,从整体上来讲软件肯定是占比更多的。目前在前5大客户的份额都有50%以上,未来估计份额也不会下降。我们和客户的客户关系绑定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而且客户更换供应商会比较麻烦,长远看这个份额不会下降。
25、均胜智能研究院情况?
答:成立于今年七月份,成立目的是对公司自动驾驶技术积累和量产输出提供支持。现阶段有一个合作伙伴(不方便透露),形成两套基于芯片平台的域控制器方案,也在海外合作伙伴审慎沟通,希望基于他的平台进行自动驾驶的开发。均胜的优势在于有比较好的客户及对供应链把握的资源。 分享三个判断: 1、现很多在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开发是重复的倒轮子,如果没有量的积累,不论是前期的研发成本和投入还是后续升级都会出问题。只有少数核心的 tire 1和 OEM 能够形成基础的方案,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形成完整的域控制器方案。像特斯拉公布它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但是不会对我们的业务造成大的冲击。 2、即使在 tire 1 也只有具备一定订单量才能把域控制器持续的做好,因为这是本身架构的改变,及算法和硬件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 3、自动驾驶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只有在全球化的平台和实现高智能驾驶和域控制器整体平台化的量产和搭载,并且形成系列车型方案才是自动驾驶在市场占有率和营收上的春天。现在有了萌芽,至少还要两到三年的开发周期。基于上述三个判断,均胜现在做出研发投入,我们预计明年下半年能形成一个软硬件耦合的解决方案。
26、当前订单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自主品牌的订单如何?
答:我们现在对中国的投入是很大的倾斜,1)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2)去年下半年我们筹建了中国总部的2个研究院,我们希望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整个全球的 汽车 以欧系和美系为主,所以研发基本也是跟着他们做研发,从17-18年开始,中国零部件企业的话语权变大了很多,中国整车也开始话语权强起来。所以我们加大了中国的投入,一个是面向NEV,一个面向智能技术的研究院。我们和蔚小理做DEMO、RSQ,有一些量产的订单,现在在做一些更加前瞻的项目研发。
27、MEB和Tesla的订单?
答:订单饱满。特斯拉不方便公开评价,有保密协议。MEB的量挺大的,智能座舱HMI和车机我们做,另外,MEB有3个域,其中座舱域是我们做了不少的模块。电控方面,BMS我们是主要供应商,欧洲和国内都是。安全类产品,也离不开我们,加总金额是不小的。在不同的车系的产品组合供应不同。
28、公司对图达通进行投资,并通过均联智行跟图达通合作,目前跟图达通的合作模式? 答:我们一月份在Pre A轮投了图达通,但是占比比较少,不会像以前一样做太多海外收并购。从产品上说,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方向的重要入口,越来越多的车逐渐使用激光雷达。我们旗下的均联智行为图达通做一个产品的落地,不仅仅是代工。因为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它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sample,但是他没有相关的tier 1的经验。制造、测试相关的收入落在均联智行里,产品本身的收入是落在图达通上。 单车价值量来看,唯一被允许能说的是低于五位数。这款激光雷达本身300线,距离500m,比即将量产的其他激光雷达远得多,精确的多。我们投资的比例比较低,个位数的投资比例,不会占据均胜电子太多的现金流。
29、 汽车 安全产品全球第一的奥托立夫在疫情表现很不错,如何看待?净利率追上奥托立夫需要多久? 答:行业主要竞争者奥托立夫,毛利率水平常年来看大概有2~3个点的差异。过去差异性比较小,最近收了一些公司之后,差异大概拉到了三个点左右。奥托立夫做的重组计划,一季度恢复态势已经超出19年的最高水平,三费用降到4.%。这是一个是非常好的状态,我们会学习在经营上的优化,缩小与其差距。我们前进动力很强,改善空间也非常大。追赶奥托立夫,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今年整合基本完成,费用较大幅度下降。去年耽搁了一些进度。总体23年前完成这个目标充满希望。
写到最后,用均胜2021年6月份电话纪要中,均胜自己的一段文字结尾:
因为我觉得均胜电子其实就两个逻辑,一个是均胜安全业务逐步恢复,带来EPS的增长。均胜安全现在已经占到75%的收入,整合慢慢结束,订单结构开始替换,利润就会起来,上升1个点,利润增长就是税前5个亿,均胜安全是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方向;另一个是智能化,目前围绕智能座舱展开,未来会围绕智能驾驶来突破。我们现在智能驾驶产生收入的第一个是5G-V2X,我们是全球第一个量产5G-V2X的。我们预计这块会带来将近1个亿的收入。还有一块收入来自于年底开始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做落地的,这个技术不是我自己的,这两个都是智能驾驶的核心,这些都是点,我们未来把点连成面,首先需要我们需要一个平台,以前大家不理解或者忽视的地方会让大家逐步看到。因为以前A股里面智能化的标的说实话不多。
$均胜电子(SH600699)$ #股票# #股票 财经 # #投资理财# #均胜电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